根據 CryptoSlate 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釋出的比特幣核心(Bitcoin Core)開發版本 v30.0,因為引入爭議性功能「OP_RETURN」的規模擴大,導致比特幣(BTC)社群內部爭論再度升溫。該功能允許在交易中插入的資料量,從 80 位元組大幅提升至 100,000 位元組,引發技術與理念上的分歧,更有支持者聲稱這是源自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原始設計的一部分。
本次更新的變更主要針對「datacarriersize」的參數調整,使得用戶能夠透過 OP_RETURN 指令插入更多自定義資料。測試文件明確指出此更動內容,甚至提供如何生成超過 83 位元組資料的教學交易。此舉引發社群熱烈討論,部分用戶擔心會破壞比特幣一貫強調的「簡潔性」與「最小可用性」原則。
針對此議題,比特幣早期設計者尼克·薩博(Nick Szabo)直言「強烈不建議」使用新版軟體,並推薦使用替代版本「比特幣節點(Bitcoin Knots)」。他的批評獲得不少比特幣使用者的響應,認為此次更新可能對整體網路穩定性與比特幣精神造成衝擊。
對於 OP_RETURN 擴容是否違反比特幣原意,著名比特幣開發公司 Blockstream 執行長亞當·貝克(Adam Back)則持不同看法。他強調,OP_RETURN 自比特幣誕生以來就已存在,是中本聰親手設計的交易功能之一。該功能主要用途為在區塊鏈交易中嵌入少量元資料,在多數區塊鏈應用開發中,已被廣泛使用。
除了 OP_RETURN 本身外,v30.0 中也包括如 TRUC(Transaction Relay Upgrade Commitments)等更新。但部分開發者和用戶對更新中涉及底層資料結構的改動表達保留,擔心可能影響比特幣系統透明可驗證的本質。
評論:比特幣長期以來在「創新需求」與「保守原則」之間取得微妙平衡,而此次圍繞 OP_RETURN 擴容的爭議,凸顯該社群在「功能增強」與「精神傳承」上的張力。即便功能是源自早期設計,但規模解鎖可能已超出許多參與者的容忍範圍。
比特幣核心開發團隊尚未對正式部署時間做出回應。目前各界關注的是,他們是否會回應社群聲音、調整參數設定,或堅持推動更新實施。
關鍵詞:比特幣(BTC)、Bitcoin Core v30.0、OP_RETURN、區塊鏈資料容量、去中心化開發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