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Lex Fridman Podcast 的最新節目內容,Telegram 執行長帕維爾·杜洛夫(Pavel Durov)日前公開表態,看好比特幣(BTC)未來價值可望飆升至「100 萬美元」,並指出其「稀缺性」將成為價格上漲的主要驅動力。這番言論迅速在比特幣社群間擴散,引發熱烈討論。
在這場長達四小時的專訪中,杜洛夫直言:「政府沒有停止印鈔的跡象,而比特幣則是一種任何人都無法再額外創造的數位資產,因此其價值將隨時間推進自然上升。」他更進一步表示,隨著比特幣具備「可預期通膨停滯」的特性,最終可能具備替代所有「法幣」的潛力,成為全球通用的金融資產。
目前比特幣的總供應量被限制在 2,100 萬枚,供給固定、不可隨意增發的特性造就了其「稀缺性」,並使其常被稱為「數位黃金」。杜洛夫對比特幣的強烈信心也反映在個人投資決策上——早在 2013 年,當比特幣價格僅約 700 美元(約新台幣 2 萬元)時,他就已入手數千枚。即使後續價格一度跌至 200 美元左右,他仍選擇不出脫持倉,「因為我相信這項技術的未來」。
杜洛夫坦言,自己生活開銷主要仰賴早年比特幣的投資成果,不僅資助了私人居所租賃、包機等費用,甚至補貼了 Telegram 業務上的虧損。他表示:「即使 Telegram 至今尚未實現盈利,我也能透過持有的比特幣穩定生活。」
評論:杜洛夫的發言再次突顯比特幣在無法自行增發的機制下,對於「通膨對沖資產」和「法幣不穩定環境的避風港」角色的關鍵性。當法定貨幣因超額發行而貶值時,稀缺資產的價值往往備受市場青睞。
作為全球加密社群的重要企業之一,Telegram 長期以來積極參與區塊鏈領域,目前正加速推進基於 TON 區塊鏈的各項應用開發,包括 NFT 和去中心化應用(dApp)平台。有市場觀察者認為,杜洛夫此次大力談論比特幣的未來價值,或將與其布局加密生態系的長遠戰略高度相關。
回顧杜洛夫所強調的核心觀點——比特幣因「供應固定」這一技術特性,不受人為操縱,反映出其相對「法幣持續擴增」的優勢,其長期價值也終將被廣泛認可。帕維爾·杜洛夫這位成功的科技創業家,正以自身經驗再次驗證比特幣作為「數位價值儲存資產」的潛力。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