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清崎再挺比特幣(BTC)為避險首選 狠批巴菲特「誇黃金讓人作嘔」

清崎再挺比特幣(BTC)為避險首選 狠批巴菲特「誇黃金讓人作嘔」 / Tokenpost

根據 Forkast 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富爸爸,窮爸爸》作者羅勃特·清崎(Robert Kiyosaki)再次表示,在當前高通膨與景氣衰退風險增高的環境下,比特幣(BTC)是「最具實際應用的避險資產」。他不僅重申對加密資產的信心,更對股神華倫·巴菲特的黃金與白銀觀點表達強烈不滿,再度引發市場熱議。

清崎在社群平台 X 上表示,當他聽到巴菲特開始稱讚黃金與白銀的價值時,感到「幾乎作嘔」。過去數十年來,巴菲特一直批評貴金屬為「非生產性資產」,認為它無法產生股息、缺乏內在收益價值。然而近期他對黃金與白銀的各種正面言論,讓不少投資人感到困惑。清崎認為,這種立場的轉變並非偶然,而是對傳統金融市場即將崩潰的一種示警。

他進一步指出,巴菲特先前對投資黃金與白銀的人群(包括他本人)常持嘲諷態度,如今卻開始認同其價值,顯示市場可能正面臨轉折。他警告說:「這或許代表股市與債市即將面臨崩潰。」目前市場正聚焦於波克夏海瑟威(BRK.A)所持有的 3,440 億美元資金(約新台幣 10.9 兆元)將如何重新配置。

儘管如此,清崎並不打算只押寶於貴金屬,他也明確表態將持續購買比特幣及以太幣(ETH)。他表示:「我會參考巴菲特的觀點,但我會進一步將資產分散至比特幣與以太幣。」這一表述彰顯他對數位資產以及傳統避險資產的並重策略。值得一提的是,清崎過去鮮少提及以太幣,因此此番言論也被解讀為他看好 ETH 近期表現的積極信號。

相對之下,巴菲特對加密貨幣的立場依然保守。他曾將比特幣批評為「老鼠藥的平方」(rat poison squared),毫無內在價值,不具任何投資吸引力。不過外界也注意到,波克夏早前曾對特定與加密貨幣相關的企業進行間接投資,市場對巴菲特立場是否可能出現鬆動保持高度關注。

清崎長期以來都將比特幣視為金融危機下的重要避險工具。他持續警告當前傳統金融架構正在走向失序,認為與黃金、白銀相比,加密貨幣具備創新性與靈活性,更能成為個人「財務生存」的關鍵武器。他強調:「比特幣是真正的避險資產。」

評論:在目前全球面臨高通膨、經濟高度不確定性與主權債務問題加劇的背景下,市場對避險資產的需求日益升溫,黃金、比特幣與以太幣成為主要受益者。清崎的說法不僅揭示出傳統與新興資產觀點的對比,也為處於金融動盪時期的投資人提供多元化的思維方向。當政經風險交織之際,如何配置避險資產,正成為市場關注的重點。

關鍵詞:比特幣、以太幣、羅勃特·清崎、巴菲特、避險資產、加密貨幣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