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BTC)在 9 月期間歷經激烈波動後,最終以 114,000 美元(約新臺幣 1,584 萬元)作收,較 8 月上漲約 5%。這波價格回升引發市場關注,越來越多指標顯示比特幣可能進入「強勢反彈階段」,尤其穩定幣購買力相關的指標已進入「買進區」,分析人士預測未來可能迎來更劇烈波動。
根據鏈上數據平台 CryptoQuant 於 1 日(當地時間)在 X(原 Twitter)發布的分析,顯示穩定幣供應比率的相對強弱指數(SSR RSI)目前降至 21,創下近四個月來的最低水準,明確發出「買進信號」。該指標衡量穩定幣在市場上的購買力,當 RSI 數值偏低,即代表穩定幣有能力大規模買進比特幣,暗示 BTC 當前屬於「被低估」狀態。
回顧歷史,在過去四個月內 SSR RSI 出現類似低點的時期,比特幣曾經跌至 75,000 美元(約新臺幣 1,042 萬元)以下。但隨後幾週內價格迅速反彈至 124,500 美元(約新臺幣 1,730 萬元),漲幅高達 67%,並創下歷史新高。評論:若此次再次複製這種走勢,當前走跌修正可能是另一波強力反彈的前兆。
此外,鏈上數據也顯示長期持有者對去中心化資產的信心依然穩固。近期統計指出,比特幣長期持有者在市場震盪期間加碼持倉,共新增約 29.8 萬枚 BTC,按目前市價估算約合 340 億美元(約新臺幣 1.07 兆元)。
另一值得關注的面向則是歷史趨勢。若比特幣將 9 月收盤於「陽線」,根據過往資料顯示,其後第 4 季平均報酬率高達 78%。評論:隨著季節性走勢被市場普遍認可,投資人也愈加關注這項趨勢是否將再次上演。
最後,也有觀點指出,若川普總統日後再次發表支持比特幣的言論,或者市場對監管鬆綁的預期升溫,將可能進一步增強現有的技術面利多,助長比特幣行情持續推升。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