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去中心化交易所(DEX)崛起:散戶與量化交易者轉向 Hyperliquid、Aster 等新平台

去中心化交易所(DEX)崛起:散戶與量化交易者轉向 Hyperliquid、Aster 等新平台 / Tokenpost

近期,去中心化交易所(DEX)正快速在散戶與量化交易者之間擴散開來,顯示出交易偏好正逐步從中心化交易所(CEX)轉向更去信任的選擇。根據 Cointelegraph 於 24 日(當地時間)報導,Bitget Wallet 行銷長 Jamie Elkaleh 指出,雖然機構投資人仍偏好 CEX,但零售市場的主力正逐步向 DEX 傾斜。

Elkaleh 表示,包括 Hyperliquid 在內的 DEX 平台,吸引了喜愛空投活動與點數制度的普通投資者,以及追求低手續費、高速成交與自動化策略的量化交易者。評論:這顯示散戶與專業散戶間的邏輯趨勢不同於機構,前者更重視「資產自主管理」等核心區塊鏈價值。

但為何機構仍偏好 CEX?Elkaleh 解釋,CEX 提供法幣出入金、合規處理服務與資本仲介等專業功能,這些都是傳統金融體系看重的要素。不過,他也指出,DEX 與 CEX 間在「交易品質」上的落差正在快速縮小。以 Order Book(訂單簿)為基礎的去中心化平台,如 Hyperliquid、dYdX v4、GMX 等,近來已展現出低延遲、深度流動性的功能,正逐步追趕 CEX 的技術水準。

位居頂尖的合約型 DEX「Hyperliquid」是在自身區塊鏈上以鏈上 Order Book 模式運作,具備可驗證的交易紀錄。Elkaleh 表示,該設計兼顧「效能與透明度」,同時提供無需支付交易手續費與不到一秒的交易最終完成時間,兼具 CEX 的流暢性與 DEX 的資產自主管理。評論:這樣的結構設計回應了去中心化市場對高效率與用戶控資權的雙重需求。

然而,競爭局勢同樣加劇。在幣安的 BNB 鏈上,一個名為 Aster 的平台迅速崛起。Elkaleh 表示,該項目的激勵計畫帶動了交易活動,有時的交易量甚至超越 Hyperliquid。根據 DefiLlama 數據,Aster 最近單日的期貨交易量達 470 億美元(約 65 兆 3,000 億韓元),相較之下 Hyperliquid 僅為 170 億美元(約 23 兆 6,000 億韓元),差距明顯。

評論:在 DEX 生態不斷成熟的環境下,使用者體驗與系統效能逐步趨近 CEX 的水準,預示著 DEX 將不僅是替代方案,而是新的主流選擇。

這股趨勢不僅是市場行為的轉變,也反映出區塊鏈世界核心精神的實際落地 ——「去中心化」與「用戶資產自主權」。Elkaleh 最後補充,即使是支持川普總統的一群自由主義投資者,也日益將目光轉向這類自控性更高的交易平台,呈現出一種融合技術與政治立場的資本再分配現象。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主打文章

瑞波幣(XRP)跌破關鍵支撐位 比特幣(BTC)、柴犬幣(SHIB)盤勢轉弱引發市場警訊

以太坊基金會推出隱私集群計畫 47 名專家助攻打造核心開發策略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