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Lookonchain 於 24 日(當地時間)在社群平台發表的觀察,一位未具名的 Hyperliquid 交易者因連續高槓桿操作失利,短短一個月內損失超過 3,950 萬美元(約新台幣 5.48 億元),成為該平台迄今為止損失最大的「巨鯨」投資人。
報導指出,該交易者主要在 Hyperliquid 上重倉高槓桿衍生性商品交易。最慘重的虧損來自自家平台代幣 Hyperliquid(HYPE),當時他在代幣即將反彈前,錯誤地拋售約 90 萬顆 HYPE,導致帳上損失高達 4,000 萬美元(約新台幣 55.6 億元)。隨後,他又在以太幣(ETH) 交易中認列 3,500 萬美元(約新台幣 48.65 億元)虧損,其後試圖翻空轉戰空頭部位,卻反而再度虧損 61.4 萬美元(約新台幣 8,500 萬元)。
目前該交易者在比特幣(BTC) 的倉位尚處於未實現損失狀態,帳面虧損約為 200 萬美元(約新台幣 2.78 億元)。根據 Hyperdash 提供的鏈上數據分析,他的錢包地址在短短一個月內已經蒸發超過 3,950 萬美元資產。
即便如此,該巨鯨仍持有總值高達 1 億 5,200 萬美元(約新台幣 211.2 億元)的倉位,並持續使用高達 29 倍的「槓桿」。評論指出,這類極端炒作行為不僅反映出部分交易者透過高風險策略企圖快速致富,也凸顯加密市場中衍生品過度槓桿可能對整體市場穩定性構成系統性風險。
關鍵詞:高槓桿交易、Hyperliquid、HYPE、損失、區塊鏈數據
評論:儘管衍生性商品讓資深交易者有更多獲利機會,但過度依賴槓桿放大資金效率,不僅讓資產波動加劇、更可能一夕歸零。這起案例提供了市場參與者深刻警惕──別讓貪婪掩蓋了風險控制的重要性。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