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當局干預下,原本積極進軍數位資產市場的中國國有企業與銀行,正在暫緩甚至終止其於香港推展穩定幣相關業務的計畫,使得市場對這些企業帶動香港區塊鏈發展的期待出現轉折。根據財新(Caixin)於 11 日(當地時間)的報導,多家中國內地的互聯網公司與國營金融機構在香港開展的加密貨幣活動,面臨監管政策變動而可能被迫中止。
這些企業近來原本積極爭取「穩定幣牌照」,是香港金管局(HKMA)將於 8 月 1 日正式啟動穩定幣監理制度前的重要佈局。該監理制度提供 6 個月緩衝期,目前已有多達 77 間機構表示有意申請相關牌照,其中包括滙豐銀行(HSBC)與中國工商銀行(ICBC)香港分行。然而,來自財新的金融界高層消息指出,受中央監管機構指示影響,部分中國本地銀行與國企可能將「無限期延遲或取消申請」。
評論:此舉顯示中國官方仍然對加密貨幣持高度保留態度,即使香港具備相對獨立的金融監管體系,來自北京的政策風向仍對企業決策具關鍵影響。
儘管如此,香港仍努力強化其加密資產友善政策,以維持其作為國際數位資產中心的地位。根據財新另一則報導,香港金管局正研擬針對銀行持有加密資產的「資本充足率要求」放寬條件,此舉被視為旨在降低金融機構承接加密業務的風險與障礙,以吸引更多主流機構參與。
然而,中國本土與香港在加密政策上的分歧,儼然成為當前市場參與者不得不考量的新變數。本次波及範圍廣泛的政策轉向,意味著如國營銀行與大型科技企業等本土勢力,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暫緩踏入穩定幣市場,有可能影響香港打造區塊鏈產業樞紐的規劃步調。
關鍵詞:穩定幣牌照、中國國企、香港金管局、資本規定放寬、數位資產政策差異、加密監管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