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區塊鏈分析公司 Chainalysis 於 24 日(當地時間)發布的報告,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在「加密貨幣」採用速度方面已躍升至全球第三,顯示該地區正迅速成為區塊鏈技術的重要市場。報告指出,當地的數位資產運用日益普及,導因於實際生活中的需求驅動,而非單純的投機行為。
報告數據顯示,自 2024 年 7 月至 2025 年 6 月,該區域的「鏈上交易總額」達到 2,050 億美元(約台幣 28 兆 5,950 億元),相較於前一年度同期成長了 52%。成長幅度僅次於亞太與拉丁美洲,進而名列全球第三,反映出當地在數位資產 adoption 的顯著突破。
Chainalysis 強調,這一波擴張並非短期熱潮,而是對「貨幣貶值」、傳統金融服務可及性差、「跨境匯款」需求強勁等結構性問題的回應。加密貨幣已逐步成為當地人民解決金融痛點的可行工具。
在實際應用方面,報告提到,當地不少中小城市甚至農村社區已透過加密資產購買日常用品,並用以低成本接收外地親屬的「匯款」。這些案例顯示,數位資產正在當地發揮補充性金融基礎建設的功能。
Chainalysis 表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加密貨幣採用趨勢並非短期流行,而是逐漸被視為可靠的金融手段。」專家亦補充指出,若基礎設施或法幣流通困難,數位資產將成為提升「金融包容性」的重要介面,該區經驗或將為其他開發中國家提供參考。
評論: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成長代表加密產業正日益走向生活化與實用化,未來若政策與基礎設施同步改善,有潛力為區域內數以千萬計的人口提供更穩定與效率的金融服務。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