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OECD 公開資料,於 19 日(當地時間)在巴黎舉行的圓桌會議中,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委員 Paul Atkins(保羅·阿特金斯)對加密貨幣監管政策釋出重大訊號,表示目前大多數加密貨幣代幣「不屬於證券」,並主張應建立涵蓋交易、借貸與質押等數位資產活動的「單一監管機制」。此番表態顯示,SEC 有意全面調整其過往強硬的監管策略。
阿特金斯在會上指出,SEC 進入「新時代」,未來將不再僅依賴任意執法手段,而是希望提供確切且可預測的規則,好讓業界得以在明確的方向下成長。他強調:「我們應給予產業足夠的空間與明晰的規則,而非高壓與不透明的政策。」這一立場與先前 SEC 主打嚴格執法、頻頻將代幣視為證券的方針大相逕庭。
此次聲明與 SEC 推動的新規劃「加密項目計畫(Project Crypto)」密切相關。該計畫目標是為區塊鏈驅動的金融活動打造合適的證券法規,呼應了當前日益迫切的「數位資產市場現代化需求」。阿特金斯也間接透露,白宮數位資產市場工作小組已擬妥一套「具前瞻性的願景藍圖」,為潛在改革提供鋪墊。
此次政策走向也非僅是政治性宣示,根據業內反應,SEC 高層積極定義加密代幣「普遍不為證券」的表態已充分產生連鎖效應。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此舉與 SEC 過去數年曾強調「除比特幣(BTC)、以太幣(ETH) 外,大多數代幣皆具證券屬性」的立場已呈現極大轉變。
相較於近期美國民主黨針對市場結構提出的另一版加密監管提案,SEC 的新方向顯然更傾向於在「規則清晰」與「產業發展」間取得平衡。加密業者長期以來呼籲政策一體適用與監管一致性,在此背景之下,阿特金斯此次聲明被視為可能有助重建市場信任的轉折點。
評論:SEC 此次政策轉向所透露的善意,或將成為推動美國加密產業進一步合法化的關鍵里程碑,特別是在政府未來若確立統一規則體系的情況下,將使數位資產市場運作空間更加寬廣。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