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Grayscale 的最新報告與鏈上數據,近期價格大幅下跌的鏈鏈幣(LINK)出現了潛在的反彈跡象。LINK 自 4 月高點以來跌幅超過 55%,但多項積極因素讓市場看見未來上漲的可能性。
根據 Bloomberg 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全球最大數位資產管理公司 Grayscale 發布深入分析,點名鏈鏈作為串連傳統金融與區塊鏈世界的「關鍵中介組織」。報告指出,鏈鏈的技術架構已超越單一「預言機」定位,更扮演模組化中介軟體角色,支援跨鏈資料流通並滿足企業等級合規需求,展現高度「詞」潛力。
此外,Grayscale 亦對 LINK 代幣本身給予正面評價,強調其為「效用與服務」板塊市值最大的「詞」加密資產之一,能提升投資人對市場的廣泛曝險程度。此舉令人聯想到過去 Grayscale 對 ZCash(ZEC) 的報告,當時 ZEC 於發布後短期內暴漲逾 600%,因此這次針對 LINK 的評估也格外引人關注。
另一個利多消息,是 LINK 現貨 ETF(交易所買賣基金)可能即將推出。Bloomberg ETF 分析師 Eric Balchunas 表示,Grayscale 正積極推進 LINK ETF 的申請流程,最快可能於 11 月底前獲批上市。一旦現貨 ETF 獲得監管核准,機構與散戶參與意願都將因投資門檻降低而顯著提升,進一步帶動需求。
除制度因素外,供給面也出現偏多現象。鏈上資料顯示,截至 11 月 24 日,儲存在中心化交易所中的 LINK 數量降至約 1 億 2,840 萬顆,創下 2022 年夏季以來新低,代表「詞」持有者紛紛將資產提離平台,進入冷錢包等自主管理方式,減少拋售壓力。
「評論」:低流通量配合上輪 ETF 效應可能會引爆短線強勁漲勢,投資人應關注進一步公告。
然而,市場並非一面倒看多。區塊鏈數據分析師 Ali Martinez 警告道,近三週大戶地址總計賣出/轉出超過 3,100 萬枚 LINK,市值將近 4 億美元。這些「詞」鯨魚的總持倉也降至約 1 億 5,850 萬枚,占總供應約 22%,部分投資人擔心大型交易者提前動向透露潛在風險。
總體來看,鏈鏈幣未來漲勢與否,仍將取決於 LINK ETF 是否能如期推出、機構進一步參與度,及鯨魚行為是否轉為囤幣等關鍵因素。在樂觀預期與不確定性共存的局面下,「詞」LINK 呈現出雙向機會與風險。
評論:即使 LINK 擁有技術與市場認可雙重優勢,其價格波動仍可能因大型持倉波動與政策變化而劇烈,更適合具備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者高風險配置。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