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BTC)近日大幅下挫,牽動整體加密貨幣市場震盪,但以太幣(ETH)在本輪下跌中表現相對穩定,跌幅較小,引發市場關注。根據 XWIN Research Japan 的最新鏈上數據分析,這波價格修正主要起因於比特幣投資人「恐慌性拋售」,而以太坊的結構性防禦機制則展現出其強韌性。
根據該機構統計,自 10 月初至 11 月底期間,比特幣價格大約下跌了 30%,同期間以太幣則下滑約 32%。雖然兩者跌幅接近,但相較過去幾次市場修正,當 BTC 跌逾 30% 時,ETH 通常會出現 40% 至 50% 的回調,本輪調整的幅度明顯較小,顯示交易者對 ETH 的看法已出現明顯轉變。
這股相對抗跌的背後原因之一是「鏈上活躍度」的模式變化。分析指出,自「合併(Merge)」升級以來,越來越多 ETH 被鎖倉於質押機制中,流通性降低;同時,EIP-1559 方案也進一步減少市場供給量,因交易手續費中的部分會被自動銷毀,這些結構設計對 ETH 價格形成支撐。
反觀比特幣在震盪中表現更為劇烈。11 月 21 日(當地時間),BTC 單日出現約 20 億美元的大規模清算,一度下探至 81,000 美元,隨後雖受美國聯準會降息預期影響而反彈,並一度回升至 88,000 美元,但目前價格仍徘徊在約 86,000 美元水準。
價格走勢的差異也反映在投資報酬率上。過去一週,BTC 下跌近 10%,兩週與一個月內則分別下跌 19% 與 23%;同期 ETH 則下跌更多,分別為 12%、22% 和 29%。儘管跌幅仍然顯著,但 ETH 已不再像過去市場修正時一樣出現更劇烈的回調,說明其抗跌性略有提升。
然而,CryptoOnchain 的最新分析也指出潛藏風險。根據其在幣安交易所上的數據觀察,目前 ETH 的「推算槓桿比率」已達歷史高位 0.562,代表市場上仍有大量高風險的槓桿多單(Long Position)在持續累積,即使價格從 4,200 美元一路滑落至 2,800 美元(約新台幣 376,000 元)仍未見顯著減倉。
XWIN Research 進一步指出,目前市場並非明確的多頭或空頭趨勢,而是進入「斑馬型市場(Zebra Market)」,亦即漲跌快速交替、波動性極大的環境。在此種型態下,僅憑價格變化難以預測未來走勢,投資者需進一步掌握鏈上指標與價格訊號的解讀能力。
評論:此次市場震盪的本質並非以太幣的崩盤,而是比特幣「槓桿過熱」與拋售情緒所致的週期性修正。長期而言,深入理解代幣的鏈上結構、價值機制與供需動態,遠比跟隨短期漲幅更為關鍵。
根據此次分析,未來追蹤比特幣與以太坊「槓桿部位的變化」以及「質押與銷毀機制」可望成為觀察市場穩定度的關鍵指標。比特幣(BTC)與以太幣(ETH)的價格動能雖仍面臨壓力,但兩者在結構防禦力上的差異,或將持續影響中期走勢。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