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早期比特幣錢包12年後甦醒一次套現逾8,600萬美元 市場憂供給吃緊助攻比特幣(BTC)續漲

早期比特幣錢包12年後甦醒一次套現逾8,600萬美元 市場憂供給吃緊助攻比特幣(BTC)續漲 / Tokenpost

在比特幣(BTC)再度創下歷史新高之際,一個超過12年未曾活動的早期比特幣錢包,近期重新啟動,引起加密貨幣社群的高度關注。根據鏈上分析平台 Whale Alert 於 24 日(當地時間)發布的資料,該錢包最後一次交易紀錄可追溯至 2012 至 2013 年間,如今再度活躍,其持有的 691 枚比特幣已全數售出,獲得約 82,355% 的驚人報酬率。

依據報導,這筆交易對應的總資產市值達 8,643 萬 7,802 美元(約新台幣 12 億 100 萬元),在賣出時比特幣均價約為 12 萬 5,056 美元(約新台幣 1,739 萬元),而這些比特幣則被分批轉移至多個地址。外界推測,該地址背後的持幣者極可能是比特幣問世初期的礦工或長期持有者,該筆資產的購買成本約為 10 萬 4,826 美元(約新台幣 145 萬元),顯示該名投資人長達 12 年半未出售任何資產,如今成功實現高額收益。

評論:這類「薩托西時代」的比特幣再度轉移,常被視為早期持有者信仰與耐心的象徵。在比特幣白皮書發表 17 週年之際進行,無疑更具歷史意義。

另一方面,伴隨比特幣價格突破 12 萬 3,400 美元(約新台幣 1,714 萬元),又有另一個「比特幣大戶」錢包將約 1,550 枚比特幣轉入幣安(Binance)交易所,市值約近 2 億美元(約新台幣 278 億元)。這類大量轉帳行為加劇市場對於「交易所比特幣庫存告急」的擔憂。

全球資產管理公司 VanEck 數位資產研究主管馬修·西格爾(Matthew Sigel)指出,過去幾週內多家加密貨幣交易所的比特幣儲備明顯下降,甚至已有交易所直接向 VanEck 發出比特幣供貨請求。他直言:「市場正在進入比特幣供應短缺的局面。」這顯示實際可流通的比特幣數量正在減少。

截至目前,比特幣報 12 萬 4,545 美元(約新台幣 1,731 萬元),24 小時內上漲 1.22%。儘管 RSI(相對強弱指標)已高達 82.47,顯示超買風險上升,但市場對短期內向上測試 13 萬 5,000 美元(約新台幣 1,876 萬元)的預期依然強烈,分析師認為 12 萬 5,559 美元(約新台幣 1,745 萬元)可望成為新的支撐位。

評論:若供應持續吃緊,加上「比特幣大戶」重返市場,今年年末突破 15 萬美元(約新台幣 2,085 萬元)的「樂觀預期」並非不可能,市場對比特幣後勢充滿期待。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