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特幣(BTC)創下歷史新高之際,以太幣(ETH)也似乎悄悄完成了反彈的準備。由於近期全球「流動性擴大」,多位分析人士認為以太幣可能成為這波動能的最大「受益者」,預示其有望正式進入新一波「流動性行情」。
根據 Bloomberg 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美國 M2 貨幣供應量近期已升至 22.2 兆美元(約 3 京 886 億台幣),創下歷來最高紀錄。這波資金擴張是在過去三年間持續累積下的結果,顯示整體市場資金環境迅速改善。呼應這一點,比特幣自 2022 年起已累計上漲逾 130%,並持續與 M2 指數維持高達 0.9 的強勁「相關性」。相較之下,以太幣同期漲幅僅約 15%,因而被部分觀察人士形容為遭遇了「流動性遞延效應」。
然而,以太坊的「鏈上指標變化」正顯示出一場潛在的逆勢轉折。根據數據顯示,目前交易所內 ETH 儲存量下降至 1,610 萬顆,與 2022 年相比減少逾 25%。這意味著投資人正將 ETH 轉至冷錢包或參與質押,減少了可交易的流通供應,形成明顯的「供應縮減」訊號。此外,代表美國機構投資人動向的「Coinbase 溢價指數」也重新轉為正值,顯示買盤力道可能再度湧現。這一指標在 2020 年與 2021 年以太幣過去幾次高速上漲前也出現過相似走勢。
當比特幣率先迎來貨幣寬鬆初期的漲幅後,市場資金通常會向「替代幣」輪動。本輪周期內,比特幣市占率已跌破 60%,投資資金有明顯轉向「山寨幣」的跡象;而 ETH/BTC 匯率的回升,也進一步證實了以太幣反彈的可能性。
多位市場專家強調,一旦財政流動性擴張態勢與交易所供應滑落同步進行,以太幣或可重新與 M2 增長節奏對齊。評論:這樣的趨勢若持續下去,ETH 的上升不再只是短期炒作,而是建立在「市場資金流向」上的自然上漲,甚至有望朝 1 萬美元(約 1,390 萬台幣)邁進。
Alphractal 創辦人 Joao Wedson 近日受訪時指出,若 ETH 能成功突破 5,200 美元(約 722 萬台幣),將可能觸發「歷來最強勢反彈之一」。與此同時,機構加倉也正快速跟進。最新統計指出,現貨以太幣 ETF 近期購入的 ETH 數量相當於 13 億美元(約 1 兆 8,070 億台幣),其中全球資產管理巨頭「貝萊德(BlackRock)」就佔據了超過一半,約 6.917 億美元(約 9,612 億台幣)。
評論:雖然市場目光多聚焦在比特幣的強勢表現,但從「資金輪動」、「供應下降」與「機構買盤」等指標來看,這一次的流動性東風,很可能正吹向以太坊。隨著市場逐漸從比特幣主導格局過渡至「替代幣為核心」的結構,以太幣預計將率先脫穎而出。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