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傳奇交易員批評 Robinhood 多重帳戶功能:恐成社群詐騙溫床

傳奇交易員批評 Robinhood 多重帳戶功能:恐成社群詐騙溫床 / Tokenpost

傳奇交易員批評 Robinhood 多重帳戶功能 恐破壞投資透明性

根據 The Block 於 24 日(當地時間)的報導,資深交易員彼得·布蘭特(Peter Brandt)對投資平台 Robinhood 推出的「多重帳戶」加密貨幣功能發出尖銳批評,認為該功能恐加劇社群平臺上的投資誤導,造成生態系統的不透明與混亂。

Robinhood 近期宣布新增「多重帳戶(Multiple accounts)」功能,允許用戶依據資產類型、投資期間、主題與目的等條件,將資產區隔至不同帳戶中,提升資產組合管理效率。該公司表示,此舉有助用戶更有條理地規劃與追蹤投資組合。

不過,彼得·布蘭特對此持保留態度。他在社群平台 X(前 Twitter)上直言批評:「現在任何人都可以隱藏虧損帳戶,只展示獲利帳戶」,暗指該功能可能被用來營造虛假投資成果,損及「透明性」,尤其是在 X 及 YouTube 等社群平台流行的投資績效展示內容中,該功能可能將這些平台變成「更加混亂的詐騙溫床」。

布蘭特自 1970 年代中期進入交易行業,是傳統市場與加密貨幣領域頗具影響力的資深從業者。他的言論引發市場廣泛關注,不少投資人與觀察家也開始對這項新功能可能帶來的「資訊失真」問題表示擔憂。

針對此功能的爭議,部分觀察人士警告,社群平台上充斥著以「獲利認證」為主的內容,若少了驗證機制,將提高「投資者誤導」的風險。相對地,也有專家持較正面看法,認為此功能「有助精細化管理個人資產目的」,依用途區隔投資可能為用戶帶來實質便利。

Robinhood 是近年迅速崛起的投資應用程式,結合了加密貨幣與傳統股票交易功能,深受年輕世代投資人青睞。此次功能更新原先旨在提升用戶體驗、提高資產管理靈活度,但在布蘭特的公開批評下,其可能對社群「信任機制」造成的廣泛影響,仍需進一步觀察。

評論:Robinhood 的多重帳戶功能從資產結構管理的角度具備一定實用性,但若缺乏透明規範與驗證設計,其在社群平台的濫用風險不容小覷,對投資新手而言恐成為陷入虛假績效迷思的導火線。未來是否設置更嚴謹的帳戶使用披露機制,將是檢視該功能價值的關鍵。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