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 市場顯現復甦跡象,交易量與產業應用同步回升
NFT 市場近期出現回暖跡象,從整體交易量回升、機構投資增加到實體產業的廣泛應用,顯示這一領域正逐漸恢復活力,並再次受到市場關注。不過,相比 2022 年的高峰期,目前距離完整復甦仍有一段距離。
根據區塊鏈數據分析平台 Coinlaw.io 的最新預測,全球 NFT 市場規模有望在 2025 年突破 600 億美元(約新台幣 1.9 兆元),若年均成長率(CAGR)維持在 42% 左右,2029 年市場總值可能攀升至 2,470 億美元(約新台幣 7.7 兆元)。報告指出,從以藝術品為主的消費型 NFT 轉向與遊戲、時尚、法律等「實體產業」結合的發展模式,正為市場帶來新的成長動能。
目前 NFT 的核心應用類別仍以「遊戲」與「數位藝術」為主,分別占整體交易的 38% 與 21%。此外,實體資產連結型 NFT(即所謂的實體+數位或 Phygital)正快速拓展版圖。部分研究指出,房地產 NFT 的總交易額已超過 14 億美元(約新台幣 437 億元),而與精品品牌結合的 NFT 類型,其交易活動更是激增 60%。
機構與創投動態也支持市場前景,包括高盛與摩根大通正測試「數位資產證券化」(Tokenization)業務,而軟銀與紅杉資本等頭部創投也積極切入 NFT 領域。統計顯示,2024 年創投對 NFT 領域的注資已達 42 億美元(約新台幣 1,311 億元)。
值得關注的還有加密資本公司 Canary Capital 提出的「Pudgy Penguins ETF」上市申請案,該 ETF 計畫以人氣 NFT 項目「胖企鵝(Pudgy Penguins)」與同主題加密貨幣 PENGU 為投資組合,吸引市場關注的同時,也反映 NFT 跨領域發展的可能性。
根據 DappRadar 的觀察資料顯示,NFT 領域仍牢牢佔據「去中心化應用(dApp)」的主導地位,在「唯一活躍錢包數(UAW)」的指標上,甚至超越人工智慧與社交應用類別,鞏固其市場使用者基礎。
從具體數據來看,NFT 的「銷售量」與「交易量」均呈現反彈勢頭,雖然中途曾出現震盪,但在 7 至 8 月出現顯著回溫,僅單日交易量便迅速拉升 10 億美元(約新台幣 3,120 億元),活躍錢包數也同步增加近 9 萬個。
評論:儘管短期數據喜人,但若與 2022 年的高峰期相比,目前整體市值仍大幅縮水。當年總市值高達 247 億美元(約新台幣 7,700 億元),現今僅剩約 60 億美元(約新台幣 1,872 億元),顯示仍有約 76% 的跌幅。專家指出,要實現「真正復甦」,關鍵在於「實際應用增長」與擺脫過度依賴投機需求的市場體質。
綜觀來看,NFT 市場正處於復甦初期,雖尚未完全恢復,但正在逐步轉型為結合技術與真實應用價值的新興資產形態。只要其「使用價值」能被真正驗證,NFT 有望在 2020 年代後半段,成為數位資產領域的下一個成長引擎。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