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比特幣(BTC)跌破兩月低點至 14.75 萬美元,ETF熱度降溫、未平倉合約回升顯曙光

比特幣(BTC)跌破兩月低點至 14.75 萬美元,ETF熱度降溫、未平倉合約回升顯曙光 / Tokenpost

根據 CoinGecko 統計資料,截至 9 月 1 日(當地時間),比特幣(BTC)曾一度下探至 14 萬 7,500 美元(約新台幣 2 億 515 萬元),創下近兩個月新低。儘管後續有買盤進場推升價格,目前交投於約 15 萬 4,000 美元(約新台幣 2 億 1,406 萬元)之上,但在過去 24 小時內,已有超過 7,400 萬美元(約新台幣 1,027 億元)的槓桿部位遭強制平倉,顯示上漲動能仍顯不足。

在這波震盪中,市場對於比特幣現貨交易所買賣基金(ETF)的興趣顯著下降。目前比特幣日交易量萎縮至約 460 億美元(約新台幣 64 兆 4,000 億元),市值佔比亦於短短一夜間下跌 3 個百分點,至 57.8%。這一趨勢顯示市場對於短期走勢趨於保守,觀望氣氛增強。

另一方面,儘管 ETF 熱度冷卻,但衍生品市場的表現卻帶來些許樂觀情緒。根據鏈上數據,比特幣的未平倉合約(Open Interest)已逼近 400 億美元(約新台幣 55 兆 6,000 億元),回到近幾週的高點水準。對比去年同期僅約 150 至 160 億美元,顯示市場參與度與風險偏好正在回升。部分專家也指出,考量第四季傳統上為比特幣行情的多頭高峰時期,未來仍有可能出現新一波漲勢。評論:儘管現貨市場降溫,但衍生市場的活躍程度可能為價格提供支撐。

根據 Bloomberg 於 9 月 1 日的報導,目前整體加密資產 ETF 的總資產達 1,420 億美元(約新台幣 197 兆 8,000 億元),較一個月前高點的 1,550 億美元(約新台幣 215 兆 4,000 億元)下滑明顯。其中由黑岩(BlackRock)推出的 IBIT 基金雖已躋身美國 ETF 市值第七位,但資金淨流入數量在 7 月中旬之後持續放緩,9 月 1 日單日僅吸引 1 億 9,200 萬美元(約新台幣 2,669 億元)資金。

相比之下,以太幣(ETH)相關 ETF 則逆勢增長,同期間資產規模由 220 億美元(約新台幣 30 兆 5,800 億元)提升至 240 億美元(約新台幣 33 兆 3,600 億元),市場對第二大加密資產的關注度有所提升。評論:資金自比特幣轉向以太幣 ETF,可能暗示機構在調整其資產配置策略。

此外,9 月 1 日上市的新幣 WLFI(由 World Liberty Financial 發行)在中央化交易所初登場即突破 0.3 美元,市值一度達 82 億 6,000 萬美元(約新台幣 11 兆 4,414 億元),目前價格已回落至 0.22 美元水平。然而,由於該幣種 80% 供應處於鎖倉狀態,且尚未公開完整的解鎖計畫,市場對其過度中心化結構表示關切。有分析推估,早期投資者已實現約 50 至 60 億美元(約新台幣 6 兆 9,500 億至 8 兆 3,400 億元)的收益。

同日,加密貨幣領域也傳出安全警訊。根據區塊鏈安全公司 PeckShield 說明,有傳聞指出去中心化金融(DeFi)協議 Venus Protocol 遭駭損失達 3,000 萬美元(約新台幣 417 億元),但實際上為一般用戶遭遇釣魚攻擊導致的 2,700 萬美元(約新台幣 375 億元)損失。駭客利用用戶授予的授權權限非法挪用資產,類似手法近來於 DeFi 領域頻繁發生,顯示使用者安全意識仍需加強。

整體而言,加密市場仍處於上升週期,但同時也伴隨更高的安全風險。未來比特幣價格走勢將視 ETF 資金回流情況、未平倉合約的變化,以及機構投資者的參與度而定,成為今年第四季觀察的重要焦點之一。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