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Bloomberg 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彭博資訊(Bloomberg Intelligence)資深商品策略師麥克·麥格隆(Mike McGlone)對當前全球經濟情勢提出警告。他在個人 X(前稱 Twitter)上指出,過去 8 年期間,儘管美股與加密貨幣市場在美元計價下上漲,但與避險資產黃金相比,兩者的相對價值實際上「未見顯著增長」,這對於長期看多加密貨幣的敘事構成挑戰。
麥格隆引用了彭博 Galaxy 加密貨幣指數(Bloomberg Galaxy Crypto Index)與標準普爾 500 指數(S&P 500)為對照。他表示,這兩項指標雖然名目報酬率上升,但若以近年飆升的黃金價格為基準,反映出投資回報基本「停滯不前」。數據顯示,同期金價已升至每盎司 3,578 美元(約新台幣 498 萬元),過去三年更累計上漲 120%。
評論:黃金對比風險資產的持續優勢顯示出投資人對經濟風險的擔憂上升,也可能反映出金融體系的潛在結構性脆弱。
麥格隆強調,「若資產報酬落後於像黃金這類抗風險性強的基本資產,可能意味著正在發生比短期市場循環更深層的經濟轉變」。他更補充,這種變化不僅可能是價格回調,而是反映整體金融結構逐步進入重新定位階段。
儘管如此,比特幣(BTC)的機構需求依然強勁,並未因宏觀經濟變化而明顯減弱。由麥可·賽勒(Michael Saylor)領導的企業分析公司「策略」(Strategy,前稱 MicroStrategy)於近日宣布,再度購入 4,048 枚比特幣,投入金額約 4.493 億美元(約新台幣 624.1 億元),平均購入成本為每枚 109,081 美元(約新台幣 1,516 萬元)。
目前,策略公司總共持有高達 636,505 枚比特幣,累計投入資金達 469.5 億美元(約新台幣 6 兆 5,270 億元),若依目前市值估算,其持幣總價值約已達 709.54 億美元(約新台幣 9 兆 8,620 億元)。該公司還透露,2024 年以來,比特幣部位的投資報酬率高達 25.7%。
評論:策略公司持續加碼比特幣,顯示機構對其「數位黃金」地位的信心未減,並期待其在新金融體系中的角色進一步強化。
然而,過去 8 年間,加密貨幣在與黃金的相對比較中未能展現明顯價值增長,引發市場與投資人對其抗通膨性角色的重新省思。隨著全球市場面臨複雜多變的貨幣與政策環境,未來投資者或需更關注資產間的長期相對表現,而不僅是價格波動本身。
評論:對投資者而言,是時候重新審視加密貨幣作為「通膨避險工具」的適用性,並探索其與傳統資產如黃金在資產配置中的恰當定位。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