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BTC)衍生品市場再度出現劇烈波動,清算數據創下歷史新高,突顯市場極端的價格不穩定性。根據 CoinGlass 的數據顯示,近日比特幣市場出現的「清算不均衡比率」竟高達 201,435%,引發投資人震驚。巧合的是,這起事件發生在策略性研究公司 Strategy(執行長為 Michael Saylor)宣布再次購入 4,048 枚比特幣,總價約為 6,505 億韓元(約 4.49 億美元)之後不久。
儘管發布了如此大規模的現貨買入消息,比特幣價格卻未見正向反應,反而一度跌破 1億5,151萬韓元(約 10.9 萬美元),導致眾多槓桿多頭部位遭到大規模清算,形成惡性循環。此次「清算偏向」主要集中在做多(Long)部位,消息公布短短一小時內,多頭共計遭到約 58 億韓元(421 萬美元)清算;相較之下,空頭(Short)部位僅清算了 290 萬韓元(2,090 美元)。這也反映出比特幣清算市場存在「結構性偏誤」的問題。
若觀察 24 小時內的整體情況,共計約 546 億韓元(約 3.939 億美元)的衍生品合約遭到平倉,其中多頭部位占據主導地位,達 406 億韓元(約 2.92 億美元);而空頭部位則相對較小,為 142 億韓元(約 1.018 億美元)。這波市場動盪並不僅止於比特幣,其他主流加密貨幣也受到連鎖效應衝擊,特別是在幣安交易所的以太幣(ETH)/泰達幣(USDT)交易對中,有一筆約 137 億韓元(980 萬美元)的單一清算,成為當日最大損失案例。
根據 Strategy 釋出的統計,包括此次最新買入,公司目前總共持有 636,505 枚比特幣,平均買入價格為 1 億 200 萬韓元(約 73,765 美元)。按當前市值計算,其持有資產市值約達 6 兆 5,230 億韓元(約 46.95 億美元),整體報酬率超過 25.7%。然而,這次比特幣價格重挫,也再次警示市場,現貨購買對價格的影響力,已遠遠不及衍生品部位的槓桿操作。
評論:此次事件並非單純的市場回落,而是清楚揭示了比特幣衍生市場的結構性風險。無論是機構投資人還是散戶,在高度槓桿化的環境中,都難以避免暴露於極端波動與突如其來的清算風險之下。比特幣價格愈來愈依賴衍生商品的價格發現機制,這將可能成為投資判斷的全新風向標。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