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ChangeNOW 指出 Web3 基礎設施應擺脫雲端依賴 強調分散式架構與恢復韌性

ChangeNOW 指出 Web3 基礎設施應擺脫雲端依賴 強調分散式架構與恢復韌性 / Tokenpost

根據 BlockMedia 於 24 日的報導,Web3 基礎設施服務商 ChangeNOW 的策略總監 Pauline Shangett(寶琳·香格)指出,Web3 真正要實現「可持續的基礎架構」,就必須跳脫單一硬體與雲端二擇一的思維,重點應放在「分散式設計與基礎設施的恢復韌性」。她在近期的 WebX 活動上強調,對 Web3 來說「最可怕的並非駭客攻擊,而是系統在毫無預警下全面停擺的瞬間」。

Shangett 雖然肯定雲端服務的擴展性與便捷性,但也警告,當前市場過度依賴於 AWS、Google Cloud、微軟 Azure(MSFT) 等少數供應商,導致「單一雲端架構可能成為過度集中化的風險來源」。她進一步指出,這些服務成本持續上漲,有企業在過去一年中已面臨高達 25% 的費率調漲。相比之下,雖然自建硬體初期投入較大,但能提供更穩定、可預期的支出模式,同時也更具技術主導權。

她以 2022 年的「韓國 Kakao 資料中心火警」為例指出,當時單一建築火災即造成 Upbit 等主要加密貨幣服務長時間癱瘓,顯示即使非人為攻擊,一場火災、一場停電,甚至一行設定錯誤的程式碼,都有可能癱瘓整條供應鏈。她進一步呼籲,Web3 業界應將此類「實體災害風險」,納入基礎設施設計的重要考量。

其技術子公司 NOWNodes 目前已將節點架設於德國、芬蘭、新加坡等國,並採用電力、網路、運算能力「三重備援」(2N+1)的分散式架構,確保任何單點故障不致全面癱瘓。系統亦定期執行滲透測試與故障移轉演練 (Failover Simulation),加強災難應變機制。

此外,NOWNodes 目前即時支援超過 115 條區塊鏈網路,涵蓋包含門羅幣(XMR)、eCash、Nano 等常被忽略的小型鏈。Shangett 也特別提到,在客服方面,他們承諾「3 分鐘內即時回應、數小時內問題解決」,並透過 Telegram 與 Slack 維持與客戶的直接溝通。

在收費模式上,Shangett 批評傳統業者普遍採用「級距計費、頻寬上限限制與不透明加價」的利潤手段。反觀 NOWNodes 則全面實施「定額制」的收費結構,讓企業在營運資金上更加可控。她表示:「Web3 領域的市場與法規或許難以預測,但基礎設施成本應該是唯一可以預期的變數。」

Shangett 最後提醒業者,請勿將基礎設施視為削減支出的工具,而應理解其為「建立信任與業務穩定」的根基。她強調:「再完美的用戶介面、再精巧的代幣經濟模型,只要後端伺服器崩潰,一切都無從談起。」真正能在危機中運作的基礎建設,靠的不是科技,而是明確的策略、可靠的人員與良好的治理結構。

Shangett 的結論明確指出,Web3 世界面臨的核心問題,不是該選雲端還是硬體,而是該如何打造具有「恢復韌性(resilience)」的系統。這種信任並非單一技術所能達成,而是來自重新設計過的分散式架構、人本導向的應變能力,以及公平透明的計費模式。她形容,Web3 與使用者間默默簽下的「社會契約」,其真正承載者就是背後的基礎設施。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