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美國加密產業集體請願:要求市場結構法案保障開發者與非託管服務商

美國加密產業集體請願:要求市場結構法案保障開發者與非託管服務商 / Tokenpost

美國加密貨幣業界近日集結聲援,呼籲國會為「軟體開發者」與「非託管(non-custodial)服務提供者」提供法律保障。根據 The Block 於 10 日(當地時間)的報導,來自 112 間企業、投資機構與業界協會的聯盟致函美國參議院銀行委員會與農業委員會,要求即將制定的市場結構法案中納入相關保護條文,避免對這兩類從業者造成不當壓力。

該聯盟在信件中指出,目前立法討論中將軟體開發者與非託管服務提供者「錯誤歸類」為「中介人(intermediary)」,這種分類可能對創新造成風險。他們強調:「若保護條文未被納入,我們將無法支持此市場結構立法草案。」此舉反映出產業界對目前規範仍維持傳統金融監理框架的不安,擔憂舊有思維將扼殺技術創新。

此封聯合信件簽署單位包含多家重量級企業,如加密貨幣交易所 Coinbase(COIN)、Kraken,以及數位資產項目瑞波幣(XRP)所屬的瑞波公司(Ripple)、知名創投安德森·霍洛維茲(a16z)與 Uniswap Labs 等。此外,區塊鏈協會(Blockchain Association)、數位商會(Digital Chamber)等重要遊說團體亦共同響應,展現產業凝聚力。

儘管產業普遍支持推動「市場結構法案」,但強調「不能犧牲創新換取監管」。其中,非託管服務提供者因僅提供技術工具、並不持有或控制用戶資產,因此不應被視為與傳統金融中介相同,承擔相同法律責任。

相關業者長期呼籲,美國在數位資產監管政策制定過程中應考慮區塊鏈產業的技術特性與去中心化特徵。評論指出,隨著川普總統近期對加密產業釋出友善態度,也有助激發政界重新檢討監理框架。產業人士普遍認為,若希望數位資產在法律制度中穩健落地,必須確保對開發者與基礎設施供應者的保護與自由得以兼顧。

評論:這封聯合信不僅再次突顯監管重塑的急迫性,也體現業界對「創新 VS. 監管」之間取得平衡的呼聲。隨著政策變化可能向加密友好方向傾斜,未來立法能否真正考慮區塊鏈技術本質,將對美國在該領域的競爭力具決定性意義。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