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各大證券交易所與金融監管機構紛紛針對「代幣化股票(tokenized stocks)」提出更嚴格規範的呼聲,市場對此類產品可能帶來的投資風險關注日益升高。儘管這些代幣商品聲稱追蹤傳統股票價格,但實際卻未提供具體的股權或法律保障,使投資者面臨潛在虧損風險。
根據 Reuters 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歐洲證券市場管理局(ESMA)、國際證券監管機構組織(IOSCO)與世界交易所聯盟(WFE),已聯合致函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轄下的加密貨幣特別小組,敦促加強對未受監管的代幣化股票產品之監管。這些機構擔心該產品類型快速擴張,可能威脅金融市場穩定。
報告指出,此類代幣化項目常以追蹤如特斯拉(TSLA)、蘋果(AAPL)、微軟(MSFT)等知名美股為名,標榜用戶可透過加密交易平台購買股票「數位分身」。但這些代幣往往不具備傳統股票所擁有的「投資者保護」機制,如股東投票權、清算優先權、資產擔保等。同時,其發行方與交易結構也多缺乏透明性,增加監管風險。
世界交易所聯盟(WFE)對 Reuters 表示:「目前已有大量加密平台與券商推廣所謂的『代幣化美股』,這趨勢讓人憂心。」WFE 並指出部分平台存在誤導宣傳的情況,將此類商品錯誤地包裝為與股票等值,實則本站不住腳,對投資者構成不實引導。
儘管報導未點名特定業者,但目前市場上確實出現多款未註冊於 SEC 的代幣商品,強調能追蹤或模擬特定上市公司股價。這些產品基本不受現行法律保障,業界對其風險與合法性質疑聲浪不斷。
評論:隨著川普總統政府對加密監管展現較以往寬鬆的態度,外界分析此次合作聲明意圖凸顯國際監管機構對新型態數位證券的高度重視。隨著傳統金融與數位資產的「融合界線」愈益模糊,監理協作與法規更新將成必要趨勢,否則將難以保護投資者並穩定市場秩序。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