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比特幣(BTC)週期模型面臨挑戰 專家示警:熊市來臨前應提前佈局

比特幣(BTC)週期模型面臨挑戰 專家示警:熊市來臨前應提前佈局 / Tokenpost

以下是根據您提供的韓文原文,依循加密貨幣新聞撰寫指引所改寫的繁體中文版本:

比特幣週期理論再受質疑,專家警示:投資人應提前準備下波熊市

在加密貨幣市場中,「比特幣(BTC)價格約每四年循環變動」的說法,一直被視為長期投資人之間的「常識」。然而,這項假設於 2022 年受到挑戰。根據過往經驗,比特幣歷經 2011 年、2014 年與 2018 年的三次週期性調整後,每次都未跌破前一高點,但在 2022 年不僅失守 2 萬美元(約新台幣 2,780,000 元)大關,甚至因 FTX 崩盤,一度重挫至 15,000 美元(約新台幣 2,085,000 元)附近。

根據 Diaman Partners 旗下研究團隊近日表示,若當前本輪加密貨幣多頭在 2025 年底宣告結束,屆時市場更應關注的是「下一波熊市的底部會落在何處」,而非比特幣此次能攻上多少新高。

評論:比特幣週期模型雖仍具參考價值,但市場焦點已逐漸從高點預測轉為「風險控管」。

部分分析師認為,比特幣已逐漸脫離早期的高波動週期,朝更成熟穩定的市場型態邁進。其中,美國現貨 ETF 帶動資金流入、機構投資者興趣升溫,甚至企業財務與退休基金等長期資金也正嘗試配置比特幣,使這一觀點獲得進一步認同。

然而,仍有不少市場觀察人士指出,儘管波動幅度已呈下降趨勢,比特幣的「周期性特徵仍未完全瓦解」。在缺乏明顯制度性改變前,劇烈上漲後出現相對深度修正的週期現象,仍可能持續數年。

其中,一項被廣泛使用的技術指標──由比特幣先驅人物亞當·貝克(Adam Back)提出的「200 週移動平均線」模型,就被視為判斷長期底部的重要工具。這項指標在弱勢行情中,常提供投資人心理支撐與進場判斷依據。

總結來看,即使比特幣正朝主流資產轉型,它若要完全擺脫週期波動,仍需更多條件完成。而在市場尚未真正成熟之前,提前因應不同可能路徑,仍是投資人風險控管的關鍵。

關鍵詞:比特幣、加密貨幣週期、熊市、ETF 資金流、200 週移動平均線、亞當·貝克

如需調整篇幅或更進一步新增分析觀點,歡迎提供方向。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