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BTC)近期出現劇烈下跌,市場分析指出,主因並非市場結構改變,而是因為大型持幣者(俗稱「鯨魚」)大舉拋售所致。部分投資者認為,相較其他加密貨幣的強勁表現,此輪波動顯示出各大資產之間的分歧走勢。
根據加密資產投資機構 CoinShares 的最新報告,截至 24 日當週,比特幣相關的交易所交易產品(ETP)出現約 10 億美元(約新台幣 1,390 億元)的資金流出。相較之下,進入 6 月以來,以太幣(ETH) ETP 則吸引了高達 25 億美元(約新台幣 3,475 億元)的資金流入,顯示市場投資重心有明顯轉移。
區塊鏈分析平台 Arkham 與數據帳號 Lookonchain 的監測指出,一個大型資金地址最近將約 22,769 BTC(市值約新台幣 3,622 億元)轉入 Hyperliquid 交易所並完成拋售後,隨即購入約 472,920 枚以太幣(市值約新台幣 3,086 億元),同時還加碼開設了長達 135,265 ETH(約新台幣 802 億元)的多頭合約部位。分析認為,這反映該鯨魚已有明確意圖將投資焦點自比特幣轉向以太幣。
即便市場持續面臨修正壓力,一些主流加密貨幣仍展現韌性。包括以太幣與幣安幣(BNB)在內的大型替代幣,均守住關鍵的技術支撐價位,反映出市場對這類資產的「信心」尚未動搖。
另一方面,比特幣目前仍穩守 11 萬 530 美元(約新台幣 1,537 萬元)關鍵支撐水平,彰顯其仍有一定的「多頭防線」。但評論指出,在整體「投資信心」趨於保守的情況下,短期內反彈力道可能有限。投資者正密切關注大型資金動向,評估是否還會出現進一步的「拋售壓力」。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