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加密教父」之稱的 Michael Terpin(麥可·特平)近日發表看法,認為以太幣(ETH)將在接下來的市場階段中「相對超越」比特幣(BTC),引發業界關注。他指出,美國主要金融機構正積極布局與以太幣相關的金融產品,加上「超級牛市週期的後期階段」通常有利於表現更靈活的資產,因此以太幣可能在未來的表現中優於比特幣。
根據特平近日於社交平台的發文,他強調目前比特幣正處於「價格盤整階段」,而以太幣卻持續吸引資金流入,尤其是以 ETF(指數股票型基金)為中心的機構投資。例如,在 8 月 11 日(當地時間),以太幣現貨 ETF 出現史上首次超過 10 億美元的單日淨流入,刷新歷史紀錄。在此推動下,以太幣突破 4,200 美元大關;相較之下,比特幣則仍處於 114,000 美元的價位,距離先前高點相對較遠。
特平進一步指出,這反映出一種「典型的市場周期輪動現象」:即機構投資者正在考量合併機制(Merge Economics)與去中心化金融收益等因素,進行策略性資產配置。他指出,和已邁入相對成熟階段的比特幣相比,現階段的以太幣估值仍具吸引力,其潛在收益亦更高。
不過,比特幣相關的 ETF 市場仍在快速擴張。根據鏈上數據公司 CryptoQuant 的資料,截至 8 月 17 日(當地時間),包含貝萊德(BlackRock)旗下 IBIT 及富達(Fidelity)的 FBTC 在內,美國所有比特幣現貨 ETF 持有總量已超過 125 萬顆 BTC,按當時市值換算約為 1,422.46 億美元,折合新台幣近 198 兆元。
這項數據顯示,加密貨幣正逐步被納入主流資產配置,而機構資金流向將對個別幣種的未來表現產生關鍵影響。評論:如同特平所述,以太幣能否持續展現「相對優勢」,或是比特幣重奪主導地位,近期 ETF 資金動向將可能成為決定性因素。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