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Web3 產業中,擁有高薪資的職位大多與「高度專業技能」或「直接創造收益能力」密切相關。根據報導,目前最受矚目的職種包括 DeFi 量化交易員、首席合規長(CCO)、區塊鏈意見領袖、安全審計專家與經紀人等,其年薪從數億韓元(折合新台幣逾百萬元)至數十億韓元(數千萬元)不等。
其中,以 DeFi 量化交易員最為人關注。根據傳統機構與加密資產基金的薪資數據,具備中階年資的交易員年薪大約落在 18 萬至 32.5 萬美元(約新台幣 575 萬至 1,038 萬元)之間。若交易成果(PnL)表現出色,不僅能獲得更高薪酬,有些公司甚至提供獎金與股權,更可使總收入上看 42.5 萬美元(約新台幣 1,357 萬元)。
在 Web3 法遵風險日漸升高的情勢下,法務專家與首席合規長(CCO)的總年收入可達 50 萬美元(約新台幣 1,599 萬元),並多搭配項目代幣或股權期權進行補償,可見該職類市場需求強勁且持續攀升。
而 Web3 意見領袖藉由經營 YouTube、X(原 Twitter)與 Podcast 頻道來獲取廣告收益。若擁有大量訂閱數,年收入可能高達數億元,但由於部分接洽的合作案為尚未上線的加密項目,一旦出現失敗或詐騙,引發信譽風險,其名聲將大受打擊。評論:在追求高報酬的同時也應明確揭露利益關係,避免誤導散戶投資。
在資訊安全與審計領域,年薪雖平均為 15 萬美元(約新台幣 480 萬元),但若參與「漏洞懸賞(Bug Bounty)」計畫,在高總資產鎖倉量(TVL)的協議中發現安全漏洞,單次獎金可上看數百萬美元,成為另類高收入來源。
此外,區塊鏈經紀人也因牽涉大宗交易而獲得可觀佣金,目前常見交易手續費率為 1% 至 3%。若促成大型礦機交易或代管服務合約,單月獲利破億韓元(約數百萬台幣)也屢見不鮮。
這些高薪職位通常支援「遠距工作」,且以美國、英國等地為主要招聘市場。根據《Web3 產業報告 2025》指出,目前全球 Web3 從業人數已達約 46 萬,光是過去一年新增就超過 10 萬人,產業成長速度驚人。
評論:Web3 高薪不僅來自「固定薪資」,更多源自「代幣報酬」、「交易回扣」、「股權選擇權」、「漏洞獎金」等多元機制。然而,這些收入高度依賴市場情況與項目表現,因此雖然報酬誘人,風險也相對提高,顯示出此產業「高報酬、高風險」的本質。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