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比特幣(BTC)登歷史高點後急跌逾 4%,美國財長表態「不再增持」引發市場震盪

比特幣(BTC)登歷史高點後急跌逾 4%,美國財長表態「不再增持」引發市場震盪 / Tokenpost

根據 Fox Business 的報導,於 6 日(當地時間)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的發言引發市場震盪,比特幣(BTC)於創下歷史新高數小時後便急轉直下,跌破關鍵支撐區間,投資人情緒明顯降溫。

比特幣當日一度攀升至歷史新高 12 萬 4,457 美元(約新臺幣 1,729 萬元),但隨後因財政部長明言「政府不會進一步增持比特幣」,價格迅速回落至 11 萬 8,730 美元(約新臺幣 1,654 萬元),重挫幅度超過 4%。這也象徵市場一度視為心理防線的「12 萬美元」關卡遭到失守。評論:此番調整顯示價格高度依賴政策消息面驅動,投資者需留意政府態度風向。

貝森特在訪談中表示:「我們正試圖建立符合 21 世紀的比特幣儲備機制」,但同時強調「不會再增購比特幣」,並指出將以現有沒收而來的數位資產擴充政府數位儲備。這番談話澆熄了部分市場對「美國將逐步建構比特幣國家儲備」的期待。

實際上,近來市場頻傳美國政府將以主權基金形式持有數位資產,甚至傳出特定部門進行可行性評估。然而此次表態清楚劃出政策紅線,表明政府短期內不會積極介入幣市,也顯示其對數位資產採取審慎態度。

分析指出,短線而言此舉加劇價格調整壓力,但在長期趨勢上,更多專家仍看好比特幣因採用增長與制度化推進而有持續上行的潛力;只是在高點附近釋出此類訊息,對投資人信心造成負面衝擊不容忽視。

同日,Google Play 公布新政策,明確將「非託管型(non-custodial)錢包」從監管範圍中排除,引發業界關注。由於該類錢包由使用者保管私鑰,其無須經平台中介金流,因此不納管政策適用。評論:此舉有助推動「去中心化錢包生態系」普及,也意味著大型平台逐步接納 Web3 應用。

在主流平台與政策端陸續對數位資產生態進行調整的背景下,比特幣市場短期將面臨更多觀望壓力,進入「盤整調整」階段的可能性日增。用戶與投資者需密切關注政策訊息,審慎因應波動風險。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