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比特幣智慧報告》(Bitcoin Intelligence Report)的最新分析指出,比特幣(BTC)在過去十年持續展現強勁的「年均複合成長率」(CAGR),達到驚人的 42.5%,遠遠超越包括那斯達克指數、美國黃金在內的傳統資產。儘管未來成長動能預計將逐步放緩,但該報告仍認為比特幣具有「長期高報酬」的潛力與投資價值。
根據該報告,比特幣自 2014 年以來的平均年增率高達 42.5%,顯示出超越絕大多數傳統資產的「成長性」。以那斯達克指數為例,其十年期年均複合增長率僅約為 16%;而黃金近十年內的年均報酬約為 10.65%,若考慮每年 2% 的新增供給,其實質收益僅為 12.88%。從比較結果來看,比特幣展現出的「表現差距」十分鮮明。
不過,報告也提出更務實的觀點,預測隨著市場日益成熟、比特幣挖礦獎勵減半與監管政策逐步成型,比特幣的年均增長率將可能於 2030 年前後降至約 30%。這一預估仍高於主要傳統資產表現,顯示比特幣即便進入「成熟期」,仍保有強勁的投資潛力。
就價格走勢來看,根據報告中採用的「冪律模型(Power-law)」與「分位數預測(Quantile-based model)」,比特幣價格可能在 2025 年第 4 季觸及 15 萬至 20 萬美元(約新台幣 2,085 萬至 2,780 萬元);而更長遠來看,至 2035 年為止,預估價格可能來到 120 萬至 150 萬美元(約新台幣 1.668 億至 2.085 億元)。
報告分析指出,比特幣高成長背後的驅動力,來自多重結構性因素交織,其一為「總量稀缺」的供給機制,其二為與傳統資產關聯性低的避險特性,再者是來自市場對「區塊鏈技術信任度」的提升。此外,歷次「比特幣減半」已成為價格上漲的重要時間節點。
評論:從歷史表現與模型預測來看,即便未來報酬有所收斂,比特幣仍將是一項具備「長期分散投資價值」的資產。對長線投資人而言,不妨關注其作為抗通膨與高成長工具的潛力。
資料來源:Bitcoin Intelligence Report(發佈時間未明)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