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底即將迎來規模達 88 億美元(約新台幣 2,720 億元)的比特幣(BTC)選擇權到期日,市場波動性正在升溫。根據 CryptoQuant 於 12 月 24 日(當地時間)的報導,此次到期將在 12 月 26 日下午 5 時(韓國時間)進行結算,其中僅比特幣選擇權的未平倉合約就可能超過 10 億美元(約新台幣 309 億元)。然而,部分合約設定需比特幣價格突破「20 萬美元」才能獲利,使得實際兌現機會備受質疑。
從當前選擇權市場觀察,投資人偏好持有「買權」(Call Option),總未平倉額達 64.5 億美元(約新台幣 1,995 億元),遠高於「賣權」(Put Option)的 23.6 億美元(約新台幣 730 億元)。此差異顯示市場中看多情緒明顯佔上風,許多參與者認為比特幣後市有進一步上漲的空間。「詞」比特幣、「詞」選擇權、「詞」買權皆為本新聞關鍵內容。
儘管看漲情緒強烈,但對於那些設定比特幣必須突破 20 萬美元才能產生收益的買權來說,根據衍生品數據平台 Deribit 統計,其「實現機率不及 3%」,意味著市場仍傾向在較為現實的價格區間內操作,而非押注極端行情。
目前,許多交易者將目標價設定在 16 萬美元(約新台幣 495 萬元)左右,並採取「斜價差」(diagonal spread)或「蝴蝶價差」(butterfly spread)等策略,希望在比特幣溫和上漲與波動率平穩的情況下獲利。評論:這反映出投資人逐步拋棄高風險策略,轉向風險可控、獲利明確的產品結構。
此外,即使比特幣價格未來跌破 12 萬美元(約新台幣 371 萬元),某些「詞」下跌部位仍具備明確避險機會,顯示部分空方投資人對當前行情抱持「詞」心理上的餘裕。整體市場正積極利用「詞」衍生性金融商品來設計多元化的風險管理布局,顯示參與者傾向追求可執行的收益機會,而非寄望極端漲勢。
總結來看,本次比特幣選擇權到期事件突顯市場對「詞」加密衍生品的高度關注。儘管超高價目標設計存在,但市場參與者普遍採取更審慎與務實的操作策略,以應對年底市場可能出現的波動。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