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短暫修正後,比特幣(BTC)反彈重回11萬6,000美元關口,反映市場上對低點的積極「買進」力道明顯增強。根據鏈上數據分析機構 Glassnode 的觀察,在比特幣自11萬2,000美元至11萬4,000美元的區間內反彈期間,約有12萬枚比特幣被大量吸收,顯示出市場出現明顯的累積趨勢。
此輪買盤被解讀為部分投資人將近期回調視為重新進場的「策略機會」。歷史成交記錄顯示,11萬至11萬6,000美元區間屬典型的「流動性空白」(zero volume node),由於過往交易較少,未來若賣壓升溫,該區域恐引發價格劇烈波動。Glassnode 評估指出,儘管短線反彈站穩,但「價格能否維持此水位,仍需更多積極買盤支撐」。
與此同時,長期持有者也開始陸續在高點進行獲利。鏈上分析師 Ali Martinez 表示,比特幣在接近11萬4,000美元期間,市場上實現了超過4,400萬美元(約新台幣逾611億)的利潤。他補充指出,「雖然整體獲利了結狀況在7月表現不一,但近期獲利幅度顯著成長,凸顯部分大型持幣者(俗稱『巨鯨』)把握短期行情進行策略性賣出」。
目前比特幣報11萬6,100美元附近,呈現相對穩定,並嘗試突破區間上緣。短期來看,11萬2,000美元被視為支撐位,而11萬6,000美元則是主要壓力帶,未來比特幣若能有效突破或失守這些區間,將成為影響下階段走勢的關鍵分水嶺。
此外,全球貨幣供應與美聯儲的利率政策,也正對加密貨幣市場構成深遠影響。分析師 ZYN 指出,「比特幣價格受到全球廣義貨幣供應量(M2)的敏感反應,而山寨幣則更依賴美國的流動性趨勢。」隨著美國財政部進一步發行短期國債、以及市場預期年底前可能出現2至3次降息,有助於為整體加密貨幣市場營造相對寬鬆的投資氛圍。
總結來看,此次比特幣的反彈雖與市場「流動性」及「預期心理」密切相關,但是否能有效奠定「中長期支撐」,仍需進一步觀察後續的鏈上數據與資金流入狀況。評論:在當前高位盤整的背景下,若缺乏實質支撐或外部利多消息,比特幣短期內仍可能面臨回測風險。投資者應密切關注買盤動能與全球政策變化,妥善規劃佈局時機。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