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CryptoQuant 於 8 月 1 日(當地時間)發布的數據顯示,全球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Binance)所持有的以太幣(ETH)中,約有 10% 的資產自平台中短時間流出,引發市場投資人對於後市看多的預期。部分市場觀察家認為,這一變化可能代表去中心化領域擴張與長期持有需求上升,成為看漲以太幣的「強烈信號」。
幣安當日所公布的「資產儲備證明」資料顯示,其平台上的以太幣數量在過去一個月內減少了約 496,984 枚,約合 18.5 億美元(約新台幣 257 億元),使其總持幣量降至約 455 萬枚。以該平台數據推算,本次流出數量極可能占幣安整體持幣總量的約一成。
同一期間內,其他主要資產則呈現相反趨勢。例如,比特幣(BTC)在平台上的儲備量增加約 17,167 枚(+2.99%),穩定幣泰達幣(USDT)亦淨增超過 2.58 億美元。甚至連幣安自家代幣 BNB 僅小幅上升約 0.38%。這使以太幣的資產變動顯得格外突出。
對於這筆大規模流出的資金走向,市場分析普遍認為可能有兩種可能性:一是用戶移出至冷錢包以提升資產安全,二是轉入去中心化金融(DeFi)平台進行質押或使用。無論是哪一種,皆伴隨「市場流通供給下降」,可能為以太幣帶來穩固的價格支撐。
以太幣的市場價格近期也有所反應,已突破短期技術壓力位,目前穩定於 3,700 美元(約新台幣 513,000 元)之上。從技術指標來看,以太幣的 26 日指數移動平均線(EMA)呈現明顯支撐作用,而相對強弱指數(RSI)維持在 66 左右,尚未進入過熱區間,顯示價格仍具上升空間。評論:此種技術形態往往有助於激發短線投資人買入意願。
此外,若此次大量轉移屬於長期持有(HODL)或質押行為,則可能進一步壓縮市場上的流通供應,形成價格上漲的中長期動能。根據多位鏈上數據分析師的說法,在當前這類結構性資產供應收縮背景下,只要有新資金陸續進場,以太幣極有可能加速向歷史新高邁進。
綜合市場現況觀察,幣安以太幣庫存的減少已不單是一般資金流出,更成為整體加密市場潛在的強烈訊號。在 DeFi 生態逐漸復甦、資產稀缺性備受關注的環境下,「供需不對稱」將成為推動以太幣價格的核心動能。因此,未來的價格走勢,關鍵將在於投資人能否延續當前的買盤力道,建構出堅實的上行趨勢。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