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Tokenpost 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加密資產管理公司 Bitwise 的首席投資長(CIO)Matt Hougan(馬特·胡根)公開指出,去中心化交易所 Uniswap(Uniswap)目前的估值被市場「嚴重低估」,此言一出即引起產業界廣泛討論。
胡根在其社群平台 X(前稱 Twitter)上發文表示:「Uniswap 的市值若僅為 60 億美元,那實在太小了。」他進一步補充,如果 Uniswap 是一家傳統金融企業,按照目前的市值規模,它將排在全球第 400 大金融服務公司之列,等同於與挪威金融公司 Storebrand 相當。這種比較凸顯出「去中心化交易所價值遭嚴重低估」的觀點。
此番言論也引爆了社群對於 Uniswap 整體表現與 UNI 代幣價值的再評估。一派認為作為治理代幣的 UNI 未能帶來實質的收益回報,另一派則認為以平台現有的營運與收益數據來看,目前市值相對合理。
截至發稿,Uniswap 市值約為 61.5 億美元,仍穩居於去中心化組織(DAO)型項目中的前列。UNI 代幣近期表現頗為亮眼:僅本月漲幅即超過 30%,年初至今更是翻倍成長。
而交易量方面也不容忽視。根據數據平台 Token Terminal 統計,過去 3 個月內,Uniswap 的累計交易額已超過 2,800 億美元,顯示其在去中心化交易市場中依然扮演「關鍵基礎設施角色」。
然而,亮眼的數據背後也藏著潛在隱憂。即便 UNI 代幣去年一度突破 19 美元,如今價格已回落至約 10 美元,並在 6 至 8 美元間震盪整理。根據技術面分析,7 月間其主要「阻力區」位於 11 美元,而「支撐區」則落在 6 至 8 美元區間。影響價格波動的因素之一來自去年底大型交易公司 Cumberland 將近 99 萬枚 UNI(價值約 1,673 萬美元)轉移至多家交易所,導致價格劇烈下滑。
不僅於此,Uniswap 的治理架構也遭學術界點出問題。根據學術平台 arXiv 近日公佈的一篇研究指出,Uniswap 的治理權重高度集中於早期投資人與基金會等大型持幣者手中,一般投資人對治理提案的實際影響力微乎其微。研究稱,在某些提案中,甚至出現不依賴鏈上機制而進行的「非正式協調」,此舉引發對其去中心化治理透明性的質疑。
評論:Matt Hougan 對 Uniswap 評估過低的言論,無疑讓市場再次關注起這個去中心化金融(DeFi)代表性平台。然而,其治理結構缺陷與 UNI 代幣缺乏明確收益機制,仍是擺在前方的挑戰。未來是否能透過改革實現估值修復,端看市場如何衡量「技術成就」與「治理透明度」這兩者的權重。
整體來看,Uniswap 儘管市值不達傳統巨頭企業規模,但其在去中心化交易市場的基礎作用與交易規模仍具有一定指標性。市場或將在價值與風險之間,繼續找尋對其合理的重新定價基準。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