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路透社(Reuters)於 24 日(當地時間)的報導,隱私幣混幣協議 Tornado Cash 的開發者羅曼·斯托姆(Roman Storm),在美國法院因「未經許可經營資金轉移業務」罪名,被判定有罪。然而,針對另外兩項指控,包括「共謀洗錢」與「違反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案(IEEPA)」,因陪審團意見未達共識,尚未作出判決。
斯托姆的審判歷時四天,本案的焦點集中於混合資金與程式碼開發之間的法律界線。判定成立的唯一罪名為「無牌資金轉移」,檢方主張 Tornado Cash 曾被用於洗錢超過 10 億美元(約新台幣 390 億元),其中也包含與北韓 Lazarus 集團有關的資金流動。檢方認為斯托姆在明知其工具可能被濫用的情況下,仍持續推進開發,甚至涉嫌間接協助外國敵對勢力活動。
針對洗錢與 IEEPA 的相關指控,陪審團尚未做出具體裁決,因此後續仍可能開啟新一輪審理程序。
值得注意的是,在判決後,美國檢方要求立即羈押斯托姆,理由包括其俄羅斯背景、大規模加密資產持有(如共同創辦人羅曼·塞梅諾夫(Roman Semenov)控制的一個錢包內含 1,040 萬美元的以太幣(ETH))、以及曾透過訊息討論尋求庇護等,被視為潛在「高逃逸風險」。不過,法官凱瑟琳·波克·法伊拉(Katherine Polk Failla)否決檢方要求,裁定斯托姆可在開庭前不被收押,並將繼續於保釋狀態下應訊。
評論:這項約束是否會衝擊開發者在去中心化領域的創新空間,仍有待觀察,但也顯示「加密技術開發」與「金融犯罪防制」之間越來越難劃清界線。
本案引發隱私與開源技術社群的強烈反彈。Coin Center、DeFi 教育基金(DeFi Education Fund)等組織皆表示震驚,指出美國金融犯罪執法網(FinCEN)此前定義中,開發者若不控制用戶資金,即不屬於「資金轉移業者」之列。對於法院忽視這項既定解釋,他們表示遺憾。DeFi 教育基金執行長阿曼達·圖米內利(Amanda Tuminelli)指出:「這場審判本應在起訴階段就被駁回,我們將支持其上訴。」
評論:本案裁決若成立先例,恐迫使開源協議開發者承擔技術應用後果,對日後隱私技術研發帶來寒蟬效應。
與本案類似,近期另一項案例也引發關注。比特幣(BTC) 交易隱私錢包 Samourai Wallet 的兩位共同創辦人,也因類似「未經授權經營資金傳輸業務」罪名,在與美國政府達成協議後承認犯罪。這樣的趨勢強化了開源開發者在當局合規壓力下,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法律風險。
斯托姆將於接下來的日子等待進一步判決結果,而此案未來的發展,極可能成為整個加密產業對「開發者法律責任」的歷史轉捩點。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