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BTC)自近期低點11萬2,000美元(約合新台幣1,556.8萬元)小幅回升,引發市場關注短期持有者的動向。根據鏈上數據分析平台 Glassnode 於 31 日(當地時間)發布的每週報告顯示,短期持有者(Short-Term Holders,簡稱 STH)實現獲利的拋售壓力正在明顯減弱。
依據報告,衡量短期持有者賣出比重的「實現交易量指標」目前已跌至 45%,低於市場中立水準。該指標代表所有持有天數少於 155 日的比特幣交易占比,數值下滑意味著過去在上漲期間買入的投資人,近期傾向繼續持有而非拋售。
此外,Glassnode 補充指出,高達 70% 的短期持有資產仍處於獲利狀態,而處於流動狀態(即近期被轉移或交易)的比特幣中,獲利與虧損賣出的比例大致相當,交易行為呈現「相對平衡」。這一現象與過往牛市中段的行為模式具有相似之處,顯示市場節奏可能進入穩定階段。
評論:短期持有者通常對市場波動最為敏感,因此他們的投資行為常被視為觀察市場情緒的重要指標。隨著賣壓趨緩,正面解讀將有助於提升市場信心,支持比特幣後續築底反彈的走勢。
此次反彈出現在比特幣於 7 月 14 日創歷史新高 12萬3,100美元(約新台幣1,710.1萬元)後,短短時間內急跌至 11萬2,044美元(約新台幣1,552.7萬元)之際。目前,比特幣價格回升至 11萬4,766美元(約新台幣1,595.5萬元)附近。
在整體市場氣氛轉趨理性、拋售壓力減緩的前提下,「比特幣」、「短期持有者」與「實現獲利交易量」將持續成為衡量多頭強度的重要指標。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