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近期對以生物辨識資料為基礎的加密貨幣項目發出強烈警告,指出「透過虹膜掃描來分發代幣」的做法,除可能侵犯用戶個資外,亦可能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根據中國國家安全部(MSS)於 3 日(當地時間)發布的安全通告,當局重申關注包含臉部辨識、指紋、虹膜掃描等在內的生物辨識技術,並提及這類數據的跨境流通已浮現新風險。通告中指出,有海外加密貨幣項目假藉「發行數位資產」為名,蒐集使用者虹膜資訊並將原始數據輸出海外,當中未標明項目名稱,但強調這類行為不僅衝擊個資安全,更可能危及國家安全。
儘管通報中並未具名特定業者,但業界普遍推測,此番警告針對的正是由 OpenAI 執行長山姆·阿特曼(Sam Altman)領導的加密專案——Worldcoin。該項目主打「World ID」驗證機制,用戶需透過名為「Orb」的裝置掃描虹膜以取得代幣 WLD。根據其官方網站數據,該計畫遍及全球超過 160 個國家,不過中國並未納入服務範圍。
中國政府進一步聲明,生物資訊一旦外洩即難以更改或回收,使保護資料安全更形關鍵,並強調未來將嚴格禁止外資企業觸及境內用戶的個資領域。
過去,加密貨幣界經常尋求傳統金融體系以外的身分驗證方案,而生物辨識被視為具潛力的解決方案之一。然而,隨著虹膜和指紋等高敏感度資料越來越常被使用,倫理與法律爭議亦同步升高。評論:中國此舉不僅反映對資料外洩的高度警覺,也可能預示將來對海外加密專案在數據應用上的更嚴格限制。
關鍵詞:加密貨幣、生物辨識、個人資料、虹膜掃描、Worldcoin、國家安全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