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駭客 7 月竊走 1.4 億美元加密貨幣 CoinDCX、GMX 成最大受害者

駭客 7 月竊走 1.4 億美元加密貨幣 CoinDCX、GMX 成最大受害者 / Tokenpost

根據區塊鏈安全公司 PeckShield 的統計,7 月間全球加密貨幣領域的駭客攻擊事件共造成約 1 億 4,200 萬美元(折合約 1,975 億韓元)的損失,較 6 月大幅攀升 27.2%,再度突顯整體市場在資安防護上的隱憂。(消息來源:PeckShield,24 日)

此次共發生 17 起重大駭客事件,其中損失最慘重的是印度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 CoinDCX。根據報導,一名員工因遭社交工程詐騙,誤信一則假冒自由工作機會的提案,在公司設備上安裝了惡意軟體,導致約 4,420 萬美元(約 614 億韓元)的資產遭竊。該名員工目前已遭當地警方拘留,案件也正在調查中。

第二大損失來自去中心化衍生品平台 GMX。該平台因合約漏洞遭駭,一度被盜取約 4,200 萬美元(約 584 億韓元)的加密資產。然而,事件最終出現戲劇性發展——駭客決定歸還所有資產,GMX 則選擇放棄法律追訴並支付 500 萬美元(約 70 億韓元)作為「白帽駭客」賞金。

第三大受害平台為 BigONE 交易所,其遭竊資產總額高達 2,700 萬美元(約 375 億韓元),範圍涵蓋多種主流幣種,包括柴犬幣(SHIB)與 Solana(SOL)。此外,去中心化交易平台 MUX 和金融協議 Future Protocol 亦分別遭受 1,200 萬美元(約 167 億韓元)與 420 萬美元(約 58 億韓元)的損失,排列第四與第五。

儘管駭客攻擊手法各異,有一點卻值得加密業界反思──多數事件均與平台本身的「資安漏洞」及「人為疏失」相關。評論指出,隨著駭客手法日益精密,僅靠技術防火牆已不足以防範,強化「內部控管機制」與「安全教育訓練」已成為產業共同課題。

評論也提到,隨著 Web3 與 DeFi 持續擴張,越來越多資產依賴於智能合約運作,這讓資安風險從傳統的技術層面擴張到「治理風險(Governance Risk)」領域。在駭客面前,缺乏透明的系統與自主審核流程,易成為攻擊突破口。專家呼籲業界應積極導入「自律稽核」與「治理制度透明化」,以應對日益複雜的駭客挑戰。

關鍵詞:加密貨幣、駭客攻擊、安全漏洞、CoinDCX、GMX、治理風險、去中心化金融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