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委員海斯特·皮爾斯(Hester Peirce)近日公開發表演說,針對數位金融時代下的金融隱私權問題表達強烈立場。長期以來被視為「加密貨幣友好派」的她,指出美國現行的反洗錢法律,特別是「銀行保密法」(Bank Secrecy Act, BSA)與「第三方原則」(Third-party doctrine),已不再符合當代技術與公民權益的需求。她呼籲對相關法規進行改革,以保障民眾的金融隱私。根據 CoinDesk 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發表這番言論。
皮爾斯在一場區塊鏈會議中指出,現行制度讓政府在無需法院令狀的情況下,即可向金融機構調取個人交易資料,這樣的做法屬於「過度侵害」個人隱私。她強調:「保護家庭與社會固然重要,但我們也必須積極捍衛金融隱私。」她進一步指出,過度監管與隨意蒐集個資,往往難以帶來實質成效,反而侵蝕了個人自由。
針對區塊鏈技術的潛力,皮爾斯也給予積極肯定。她特別提到密碼學、零知識證明(Zero-Knowledge Proof)與智慧合約等工具,使得金融交易可在無需第三方中介的情況下完成,實現真正的「去中心化(金)金融系統」。她援引電信產業的歷史發展作比喻:「過去打電話需要透過接線生,如今我們可自由撥打,不需第三方介入。去中介化的金融也將於未來實現同樣的轉變。」
此番言論在業界引起高度正面回應。加密貨幣智庫 CoinCenter 的主管彼得·范·范肯伯格(Peter Van Valkenburgh)表示:「這是目前針對金融隱私最有力與清晰的辯護之一。」資產管理公司 NovaDius 的執行長奈特·傑拉奇(Nate Geraci)也指出:「每位加密業從業者都應該仔細閱讀這場演說內容。」
評論:皮爾斯此番發言無疑再次鞏固了她「加密貨幣之母」(Crypto Mom)的名聲。特別是在 SEC 內部部分委員對加密貨幣抱持批評態度的背景下,這場演說不僅展現其一貫立場,也進一步聚焦金融隱私與數位監管的政策辯論核心。隨著加密貨幣基本權益與監管爭議日益升溫,此舉將牽動未來監管政策的發展方向,對推動金融科技創新勢必產生深遠影響。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