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USDe、USDS 穩定幣逆勢成長 逾 70% 增幅突圍 GENIUS 法案限制

USDe、USDS 穩定幣逆勢成長 逾 70% 增幅突圍 GENIUS 法案限制 / Tokenpost

在美國於 7 月通過禁止發行「提供利息」的穩定幣的 GENIUS 法案後,市場原本預期此類穩定幣將面臨萎縮,但根據最新數據,部分去中心化金融(DeFi)穩定幣反而供應量大幅成長,脫穎而出。根據 DefiLlama 的資料,能夠繞過法案規範的「設計結構」讓以太娜 USDe(USDe) 與 Sky 的 USDS(USDS) 成為政策高壓下的意外受益者。

根據 DefiLlama 提供的數據,自 7 月 18 日起,USDe 的流通供應量已大幅增加約 70%,來到約 94.9 億美元(約新台幣 13,191 億元),目前排名所有穩定幣中市值第三;同期間 USDS 成長幅度約 23%,總市值達 48.1 億美元(約新台幣 6,640 億元),名列全體穩定幣市值第四。

這兩者之所以能在市場逆勢成長,與其運作模式密切相關。USDe 與 USDS 都透過去中心化協議允許用戶將代幣質押(staking),以此方式獲取報酬。雖然 GENIUS 法案限制的是「主動發行並支付利息」的穩定幣,但這類 DeFi 協議間接透過機制設計避開監管規範,讓美國用戶仍有機會透過持有與質押穩定幣來創造收益。

評論:這類協議的設計凸顯出 DeFi 領域靈活應對監管的能力,也讓所謂監管「灰色地帶」的討論再次浮上檯面。

此外,以太娜的治理代幣以太娜(ENA) 也搭上這波熱潮。據 CoinGecko 顯示,自 7 月中旬以來,ENA 價格已上漲近 60%,目前來到每枚 0.58 美元(約新台幣 806 元)。

Artemis 資料分析公司共同創辦人 Anthony Yim(安東尼·任)表示:「雖然 GENIUS 法案試圖限制有收益的穩定幣,但這些代幣的供應量卻意外迅速成長。儘管受限於監管框架,USDe 和 USDS 成為法案出爐後的意外贏家。」

隨著美國加強虛擬貨幣監管政策,加密產業則愈發依賴結構創新與全球市場的支持來應對。未來這些 DeFi 機制如何進一步演化、監管機構又會如何回應,可望成為未來觀察重點。

關鍵詞:穩定幣、USDe、USDS、GENIUS 法案、以太娜(ENA)、去中心化金融(DeFi)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