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CoinMarketCap 的數據,截至 2025 年 7 月(當地時間),在加密貨幣市場中,與美元掛鉤的前 8 大穩定幣總市值已突破 2,454 億美元(約合新台幣 340 兆元)。這一規模不僅顯示穩定幣在市場中的關鍵角色,也反映區塊鏈金融正快速滲透傳統經濟體系。
目前,包含泰達幣(USDT)、USD穩定幣(USDC)在內的 8 種美元穩定幣,其流通總市值已相當於美國調整後貨幣基礎(Monetary Base)的約 4.29%。作為對比,美國此一貨幣基礎目前為約 5.7 兆美元(約合新台幣 7,923 兆元)。這也說明,加密資產逐漸擺脫僅僅是投機工具的形象,逐步被視作在數位時代中獨立的「價值儲存手段」。
根據區塊鏈專家安德里亞斯·安東諾波羅斯(Andreas Antonopoulos)早前在一場 Podcast 中的說法,這一現象可視為「金融基礎設施的顛覆」。他指出,未來不是傳統金融,而是區塊鏈將成為全球金融的新標準。而這一視角,正逐步由穩定幣龐大的發展規模所印證。自 11 年前穩定幣還是零發行量的概念以來,如今已成為加密市場的核心支柱。
穩定幣的重要性,在其具備與美元 1:1 鎖定的結構設計中展現無遺。穩定幣發行方通常會以實際美元或等值現金資產作為準備金,在區塊鏈上發行對應數量的代幣,使其既可自由轉移又能保值不易波動。對於市場參與者而言,它提供了一種在交易加密資產時的「換手避風港」,大幅降低風險暴露。
目前,穩定幣已成為去中心化金融(DeFi)生態系的根基,更扮演「連結數位資產與傳統金融」的關鍵橋樑。許多投資者會以穩定幣進出市場,買入或賣出山寨幣,再轉換成穩定幣兌換成美元出金,使交易流程更順暢且具彈性。
美國政策面上也出現清晰支持穩定幣生態的方向。根據美國彭博社於 7 月(當地時間)報導,川普總統簽署了名為「GENIUS 法案」的新法規,不僅為穩定幣立下監管基礎,也要求發行方維持「1:1 準備金比率」的標準。評論指出,這類法案有助於解決區塊鏈技術在法規上的不確定性,進一步強化市場信任。
專家觀點認為,穩定幣的規模成長已成為觀測「區塊鏈是否真正納入主流金融體系」的重要指標。雖目前仍非美國大多數民眾皆已擁有加密貨幣,但川普總統連任後的監管鬆綁措施,以及機構資金的進場,正為該市場注入新動能。
以黑石(Blackstone)等華爾街資金近來積極配置比特幣(BTC)、以太幣(ETH)為例,不難看出穩定幣受市場重視的趨勢。評論指出,雖立即市值佔比不高,但穩定幣的「安靜發展」可能是未來幾年加密市場爆發性轉型的前兆。
總結來看,穩定幣如今早已非過去僅被視為配角的輔助工具,而是支撐數位金融轉型的核心環節。其持續上升的地位,或將在不久的將來,重新定義我們對「貨幣」與「價值」的認知。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