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比特幣(BTC)近兩年飆漲逾 300%,遠勝黃金與美股 專家:仍處長期多頭

比特幣(BTC)近兩年飆漲逾 300%,遠勝黃金與美股 專家:仍處長期多頭 / Tokenpost

在全球金融市場持續承壓的情勢下,比特幣(BTC)依然展現出強勁的相對優勢。儘管美國股市近期重挫,使比特幣出現了短期回調,但綜觀過去兩年的整體績效,比特幣仍然領跑全球主要資產類別,並展現出無可匹敵的「收益率」表現。

根據 Econometrics 的分析,自 2023 年 7 月以來至 2025 年 7 月,比特幣價格激增了 301.7%,相當於市值翻了四倍以上。相較之下,同期美國 S&P500 僅上漲 38%、黃金上漲 69.8%、以太幣(ETH)漲幅為 56%。而波動幅度極大的原油則在這段時間內幾乎處於「原地踏步」的狀態。這樣的對比更突顯出比特幣作為投資資產的「卓越表現」。

雖然近期受到川普政府調整「貿易政策」與疲弱「就業數據」影響,市場避險情緒升溫,使得風險資產短期內面臨賣壓,但多數專家認為比特幣的「長期趨勢」依然向上。專業鏈上數據機構 Econometrics 就指出,儘管短期內價格略有波動,但整體來看,比特幣的走勢仍屬「明顯的多頭」,並非暫時現象。對於長線投資者來說,這波下修更像是一次健康的「技術整理」,而非轉向的信號。

市場觀察家亞當·貝克(Adam Back)則更加直言不諱地表示:「很清楚,這世上沒有第二個比特幣。」他暗示,目前除了少數資產勉強跟上趨勢以外,大多數傳統資產都無法比擬比特幣的長線表現,尤其是「黃金」與「以太幣」。這在某種程度上,再次證明了比特幣於數位經濟時代的「主導地位」。

本輪比特幣的上漲,不僅僅是因價格走高,而是反映出其「基本面價值」正逐步受到主流金融體系接受。其中最受投資者關注的要素包括:日益增強的制度認可、固定供應機制,以及具抗審查特性的去中心化設計。這些特性讓機構資本與散戶投資人紛紛將比特幣納入投資組合,進一步鞏固其「長期需求」基礎。

不過,仍有評論指出,比特幣未來仍可能因宏觀經濟不確定性而出現短線波動,包括川普總統的「貿易談判策略變化」與美國「就業市場惡化」等因素,皆可能成為市場震盪的觸發點。但過往經驗已多次證明,每當比特幣因利空消息而回調,其後總能迅速恢復元氣並重拾升勢,這也是其作為「另類避險資產」備受青睞的原因之一。

總結來看,對當前市場盤整感到焦慮的投資者而言,最關鍵的建議就是:「拉長眼光」。從資料回顧來看,過去 24 個月內,沒有任何其他資產能像比特幣一樣交出如此亮眼的成績。市場專家普遍呼籲,現在正是適合「放大格局」審視市場潛力的時機。

評論:比特幣的長期表現強勢不容忽視,它不僅挑戰傳統避險資產如黃金,也為數位資產在主流金融體系中的定位,開啟了新篇章。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