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賽勒籲美國加速制定數位資產監管框架 國會法案將釐清證券與商品歸屬

賽勒籲美國加速制定數位資產監管框架 國會法案將釐清證券與商品歸屬 / Tokenpost

根據 CoinDesk 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MicroStrategy(MSTR) 執行董事長麥可·賽勒(Michael Saylor)呼籲美國政府儘速建立 「數位資產分類框架」,明確界定哪些加密資產屬於「證券」,哪些則屬於「商品」。他認為,唯有這樣才能為快速發展中的加密產業帶來「市場穩定性」,並有助於相關創新獲得合規保障。

賽勒指出:「訂立數位資產的法律定義,對整個市場而言將是有利之舉。我們需要明確規範什麼情況可以實施『證券代幣化』,什麼又是『數位商品』?還有『沒有發行者的資產』又該如何歸類?」

目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已成立專門的加密資產工作小組,處理涉及訴訟或監管的案件,但在制度上仍存在「監管落差」。白宮所屬的「數位資產市場工作小組」也已提交報告,促請監管機構儘速完成加密資產交易、託管、登記等機制的立法工作。

SEC 主席保羅·阿特金斯(Paul Atkins)也坦言,美國因「監管不確定性」導致許多創新項目外流。他強調:「本土企業紛紛排隊申請許可,期望在美國進行『代幣化』」,因此 SEC 內部也將試圖採行更具彈性、貼近實務的規則,「以捍衛美國的科技競爭力」。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國會籌備於 9 月審議《2025 數位資產市場明確性法案》(Digital Asset Market Clarity Act of 2025),賽勒對此樂觀以對,他認為法案將為企業帶來「一個完整的上鏈發行與交易框架」。他甚至進一步描繪未來藍圖:「在理想的情況下,應該讓每家公司用 40 美元(約新台幣 5,500 元)就能在 4 小時內發行代幣。」

另一方面,券商平台 Robinhood(HOOD) 亦將「代幣化」視為下一波成長引擎,其執行長弗拉基米爾·特涅夫(Vladimir Tenev)在第二季財報電話會議中表示,將藉助代幣化賦能個人投資人參與「傳統難以觸及的私募市場與實體資產」,目前正與監管機構密切合作。

Robinhood 已於歐洲市場針對 OpenAI、SpaceX 等未上市企業發行類似股權的代幣產品,開展初步實驗。不過,立陶宛監管機構近期對該業務展開法律調查,OpenAI 也已澄清從未授權任何此類代幣。評論:這再次顯示,隨著代幣化產業急速發展,對「監管定義清晰化」的需求日益殷切。

評論:數位資產的性質認定將牽動整體加密市場的法規處理與監管尺度,無論是企業創新、資產上鏈或投資人保護,皆需依賴制度的前瞻建構。未來數位經濟是否蓬勃成長,關鍵就在於是否能建立健全、明確的監管架構。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主打文章

以太幣(ETH)逼近4,000美元大關 瑞波幣(XRP)、狗狗幣(DOGE)陷回檔壓力

克拉肯公布財報營收年增 18%,擬以 500 億美元募資推動 IPO

CBOE 與 NYSE Arca 聯手向 SEC 提案:簡化加密貨幣ETF上市程序

Tornado Cash 審判邁入尾聲:開發者是否須為程式濫用負責引發 Web3 業界關注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