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CNBC 的報導,於 4 日(當地時間)美國第二巡迴上訴法院推翻了前 OpenSea 員工納撒尼爾·查斯汀(Nathaniel Chastain)的有罪判決。查斯汀因涉嫌利用內部資訊進行 NFT(非同質化代幣)交易,而成為少數涉及 NFT 的法律案件之一。然而法院認為,他所涉行為並不符合聯邦層面的「詐欺」構成要件,因此撤銷下級法院的原判決。
上訴法院指出,原審法院在提交陪審團審理前,對「財產權」的法律定義給出了錯誤指引。據判決書內容,下級法院允許陪審團僅以被告「不當利用與傳統財產無關的無形利益」為由,便可判定其構成詐欺。然而,聯邦法律中的詐欺罪要求涉及的財產權,須屬於可識別且具備傳統法律保護的形式。
法院進一步指出:「查斯汀主張,只有 OpenSea 的資產確屬於傳統財產權所涵蓋之一部分,他的行為才可能構成對雇主財產的竊取。我們認同他的觀點。」換言之,陪審團可能是基於查斯汀的不道德行為,而非對傳統財產的非法侵占給出有罪結論,因此判決程序存在瑕疵,有罪判決亦被撤銷。
查斯汀於 OpenSea 任職期間,曾多次運用未公開資訊在平台上進行並非公平的 NFT 買賣操作。他會在公司尚未對外宣布某 NFT 專案將出現在首頁時,提早購買該資產,待其被公開後價格上漲再售出套利。他於 2023 年 5 月被裁定犯下網路詐欺及洗錢罪,成為美國首例涉及加密領域內線交易的定罪案例之一。
這起判決為美國在 NFT、加密貨幣領域的法律適用標準提供關鍵參考。評論指出:「目前法律對於數位資產是否等同傳統財產權的界定仍具爭議,此案無疑突顯出加密貨幣領域『法律灰區』的存在。」法律界和執法機關未來將須明確數位資產的法律地位,以利進一步規範相關犯罪行為。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上訴判決並未直接宣布查斯汀「無罪」,僅指出下級法院的審理程序存在瑕疵。因此,檢方是否重新起訴目前仍不得而知。這也讓與加密資產相關的執法策略,面臨再一次的法律與執行層面調整。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