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Base 營收稱霸 Layer 2:日收達 18.5 萬美元,遠超 Arbitrum 與其他競爭對手

Base 營收稱霸 Layer 2:日收達 18.5 萬美元,遠超 Arbitrum 與其他競爭對手 / Tokenpost

加密貨幣交易平台 Coinbase 於去年推出的以太坊 Layer 2 網路「Base」,近六個月在獲利表現上大幅超越其他同類產品。根據 Galaxy Digital 最新報告指出,Base 在過去六個月的平均每日收入達 18.5 萬美元,顯著高於 Arbitrum 的 5.5 萬美元,以及其餘 14 個主要 Layer 2 專案的總合 4.6 萬美元。Base 的出色表現顯示其在整體 Layer 2 生態系中已建立起強大的營利優勢。

根據 Galaxy Digital 的分析,Base 優異的收費模式與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上強勁的用戶活動,是其領先關鍵。Base 採用了 EIP-1559 架構的「優先手續費」制度,藉由競價機制主動回應高頻交易需求,進而有效實現收益最大化。相較之下,Arbitrum 推出的 Timeboost 系統雖採用固定時槽競價,卻難以實現即時調整,效能明顯落後。

Base 收益的主要來源正是其「優先手續費」。數據顯示,該項目 86% 的收益(平均每日約 15.6 萬美元)來自此機制,且區塊內排名前十大交易就貢獻了多達 80% 的費用。此外,Base 於 7 月 16 日啟用的新功能「Flashblocks」,允許高速交易部署於次要時槽,卻仍能迅速完成驗證,進一步提升獲利穩定性。

Base 在 DEX 領域也占有主導地位,目前掌握整體 Layer 2 去中心化交易所交易量的 50% 至 65%,並於非永續合約交易所中創下最高 TVL(總鎖倉價值)紀錄。報告指出,過去 Base 平台上的優先手續費中有 50% 至 70% 源自於 DEX 交易,雖然近期下降至 34%,但這反映交易活動正向其他應用多元化發展。

引人關注的是,Base 的大部分交易手續費收入集中在少數用戶身上。2023 年僅有 250 個地址支付了全平台 65% 的優先手續費,顯示高頻交易者與使用 MEV(最大提取價值)策略的用戶是該平台主要的獲利來源之一。

綜觀而言,Base 憑藉靈活的技術設計、創新的費用制度及對 DEX 的廣泛掌控,逐步鞏固自己在 Layer 2 生態中的領先地位。評論:在鏈上收益愈發重要的背景下,Base 模式已為區塊鏈專案提供了明確方針,未來 Layer 2 市場的競爭將轉向費用策略與用戶需求回應能力的比拼。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