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CryptoQuant 的鏈上數據分析,儘管比特幣(BTC)價格逼近歷史新高,但近期流入交易所的比特幣數量卻異常低迷,顯示多數投資人傾向長期持有而非短線套利,對幣市信心可見一斑。
根據 CryptoQuant 分析師 Arab Chain 於 23 日發佈的報告指出,其所追蹤的「比特幣流動脈衝指標」(Bitcoin Flow Pulse,簡稱 BFP)處在極低水準。這代表即便比特幣價格依據 CoinMarketCap 數據已攀升至 123,091 美元(約新台幣 1,709 萬元)附近,主力持幣者依然沒有將資產轉入交易所,與過往價格接近高點時出現大量拋壓的現象形成鮮明對比。此一現象被視為市場上出現「強烈的持幣意圖」訊號。
實際上,過去一個月內比特幣價格累計上漲 16.2%,兩週內也有 8.9% 的漲幅。儘管漲勢強勁,但自創下歷史高點以來的近九日來價格進入盤整階段,目前交投區間落在 118,042 至 120,222 美元(約新台幣 1,640 萬至 1,654 萬元)之間,距離 123,000 美元整數關卡仍面臨一定壓力。
從技術層面來看,CryptoVizArt 提出警訊,若價格跌破 113,000 至 116,000 美元(約新台幣 1,570 萬至 1,612 萬元)支撐區,可能引發更深度的修正,向下觸及 107,000 至 111,000 美元(約新台幣 1,487 萬至 1,542 萬元)區域的費波那契支撐帶。
另一方面,交易所內的買賣取向也呈現出「散戶與鯨魚行為上的巨大落差」。CryptoQuant 指出,近期幣安交易所見到散戶賣壓明顯升高;與此同時,儘管小額投資人將資產轉入交易所的活動增加,但從市場買賣差額所構成的「淨承接量指標」(Net Taker Volume)已轉為負值,顯示這一群體恐傾向預測價格修正。
相較之下,大型機構與鯨魚投資者則呈現「逢低承接」態勢。僅昨日就有價值約 2 億美元(約新台幣 278 億元)的比特幣被轉移至交易所外,可能反映出他們正在吸收市場的下行賣壓。這種行為模式與比特幣年初自 78,000 美元急升至 111,000 美元(約新台幣 1,080 萬至 1,542 萬元)時的走勢相仿。
目前市場正處於長期持有者與短線獲利者之間的博弈狀態。一方面,像交易所流入量這類指標透露出長期看好趨勢的強烈信號;另一方面,部分資金則可能已轉向獲利了結或轉戰其他「替代幣(Altcoin)」,導致短線波動仍未平息。
評論:與過往高點出現大量拋售不同,目前比特幣的穩定流通顯示市場結構正在轉變。長期玩家的信心與機構買盤的支撐,或為未來延續漲勢奠定堅實基礎。但需留意短期投資人情緒變化所帶來的潛在波動風險。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