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韓國經濟日報》於 24 日(當地時間)的報導,美國金融體系正迎來一項潛在的重大轉折點,焦點集中於瑞波幣(XRP)母公司 Ripple 向聯邦監管機構申請的「國家信託銀行許可(National Trust Bank Charter)」。若該申請獲得聯準會(Fed)核准,不僅可能加快相關審批流程,更有可能推動美國數位資產政策體系的根本性變革。
核心變數在於《經濟增長與監管文書簡化法案(EGRPRA)》的審查流程。此規範每十年進行一次檢討,現階段的審查期將持續至 2026 年 7 月。其間,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貨幣監理署(OCC)與聯準會得以不經國會立法改革,即可透過行政手段調整相關金融監管政策。評論:若趨勢發展深化,數位資產相關規範將首先透過行政系統完成制度佈局,對傳統法律結構構成挑戰。
Ripple 此次申請目標不僅是成為另類銀行機構,更計劃設立一家以數位資產操作為核心的「信託型銀行」。該機構預計不從事傳統業務如吸納存款與提供貸款,而是專注於「穩定幣準備金的管理」、「代幣化資產的清算」與「智能合約的運營支持」。金融法律專家 Mr. Man 評論指出,Ripple 此舉是對現行金融體系中的一項「法律規避策略」,或將成為未來金融基礎設施演進的關鍵。
根據聯準會現行規定(12 CFR § 262.3),若申請案被正式公開,將進行長達 90 天的審查。不過,若依據「緊急識別條款」,出現涉及系統流動性或金融穩定性的風險時,聯準會則有權跳過審查程序、直接核發執照。評論:若瑞波堪稱為新一代數位金融安全核心,其申請案便可因潛在系統重要性而成為「優先審理」項目。
專家分析,若 Ripple 获得批准,將有望成為美國首家「全數位化法人銀行」,並成為未來數位資產進入金融主流體系的重要標竿。屆時,區塊鏈所支撐的智能合約與代幣應用,將能獲得與傳統金融等同的法律地位與基礎建設資源。
預計隨著 2026 年 EGRPRA 審查期結束,美國金融監管機構或將在未有大規模政策宣示的情況下,正式將「代碼與協議」納入其法律框架中。「銀行」一詞的內涵,將由過往基於紙本與人為審查的制度,擴展至可程式化的區塊鏈邏輯,開啟新一輪金融創新浪潮。
業界目光正聚焦於 Ripple 的動向。若該公司成功奠定數位信託銀行模式並獲監管承認,將可能成為「美國數位資產制度化的先驅企業」,為全球數位金融的未來描繪範本。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