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市場在短短一天內經歷劇烈波動,總值約新臺幣 8,132 億元的大規模強制平倉浪潮席捲全場。根據 Coinglass 的數據指出,共有 161,524 名交易者遭遇損失,以太幣(ETH)與比特幣(BTC)成為主要清算標的。
此次清算中,以太幣的損失最為慘重,約 2.53 億美元(約新臺幣 3,521 億元)的倉位被平倉,緊隨其後的是比特幣,平倉規模達 1.44 億美元(約新臺幣 2,014 億元)。在交易所方面,Binance 的強制平倉金額最高,約達 2,614 萬美元(約新臺幣 363 億元),Bybit 與 OKX 排名其後。
根據觀察,此波清算潮主要是由高槓桿與漲勢預期過高造成的「多頭倉位崩潰」。在總額達 5.87 億美元(約新臺幣 8,153 億元)的清算中,多達 4.07 億美元(約新臺幣 5,672 億元)來自多頭倉位,顯示投資人情緒過度偏向單邊。隨著市場急轉直下,連環觸發止損機制,進一步加劇清算速度與幅度。
以太幣在挑戰 3,800 美元關卡後,買盤明顯減弱,反而面臨賣壓回擊,在交易量萎縮的同時價格快速回落,漲勢動能因此消失。比特幣方面則在突破下降趨勢線後試圖反彈,但未能站穩 12 萬美元(約新臺幣 1,668 萬元)整數關口,市場預測其可能進一步回調至 11.4 萬至 11 萬美元區間(約新臺幣 1,584 萬至 1,529 萬元)。
評論:目前市場處於高度敏感狀態,專家觀點亦分歧。有部分分析師認為這波下跌屬自然修正,也有人擔心這可能是更大規模「熊市」的前兆。不過,多數分析普遍認為,目前以太幣與比特幣皆已失去上行動能,建議投資人短期內採取保守策略為宜。
儘管如此,高槓桿交易仍於市場中廣泛存在,在這種環境下,價格劇烈波動很容易引發非單一拋售,而是連帶觸及止損與系統性清算,最終造成流動性風險擴大。這次快速清算事件不僅引發短期混亂,市場也擔憂此舉會對投資人情緒產生長期影響。
在面對高度波動的當下,市場參與者必須調整投資配置,採取更謹慎的策略因應當前局勢。由於未來數日內可能出現新的趨勢方向,目前當務之急應以風險控管為優先而非盲目搶反彈。
關鍵詞:強制清算、多頭倉位、槓桿交易、連環止損、比特幣(BTC)、以太幣(ETH)、Binance、投資風險、行情波動、策略調整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