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CoinDesk 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知名區塊鏈公司 ConsenSys 所開發的加密錢包應用 MetaMask,近期因出現異常的「高頻率硬碟寫入」現象,導致部分使用者的固態硬碟(SSD)過度磨損,引發使用者社群廣泛關注。該公司表示,將在完成技術分析後盡快釋出修補更新。
這項問題最早來自開源平台 GitHub 上的錯誤回報。用戶「ripper31337」指出,在安裝 MetaMask 擴充功能後,即使未操作瀏覽器,系統依然會在背景中每秒寫入約 5MB 的資料,等於每天將近 500GB、3 個月則多達 25TB。如此大量的寫入操作,恐將顯著縮減 SSD 的使用壽命。評論:這種程度的磁碟活動,對絕大多數用戶而言可謂極度異常,恐對裝置構成實質損害。
ConsenSys 發言人接受 CoinDesk 訪問時表示,已確認有「特定使用者遭遇異常高的磁碟活動量」,目前正加緊追查主因。根據初步掌握,問題主要發生在使用 Chromium 架構的瀏覽器(如 Chrome、Edge、Opera)並新安裝 MetaMask 擴充功能的情境下。
雖然此現象並未涉及使用者「個資安全」或「資產外洩」等風險,但因其會持續消耗硬體資源並造成潛在損壞,因此對頻繁使用 MetaMask 的加密貨幣投資者而言仍是一大隱憂。目前在社群論壇與技術討論區,已有越來越多類似案例的回報,進一步強調了修補更新的迫切性。
ConsenSys 強調,正在加快內部偵錯程序,承諾將會儘速推出修復更新,並呼籲受影響使用者保持關注後續公告。評論:這起事件凸顯即使為成熟產品,瀏覽器擴充功能仍可能因更新引發潛在災難性錯誤,其信賴性應持續受業者與用戶雙方監督。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