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BTC)在創下歷史新高後,於短短一天內急跌超過6,000美元(約新台幣834萬元),市場出現大幅震盪。根據 The Block 於 24 日(當地時間)的報導,這波急跌發生在比特幣於數日前突破歷史高點 123,000 美元(約新台幣 1,709 萬元),甚至一度躋身全球第五大資產之後,引發市場對「獲利了結」的擔憂。
根據鏈上數據平台 CryptoQuant 提供資訊,大型投資者在僅一天內就實現了約 15 億美元規模的利潤,而另一鏈上分析機構 Glassnode 則指出,整體市場的獲利實現金額可能高達 35 億美元。此外,報導亦提及不丹政府近期將大量比特幣轉入交易所幣安(Binance),可能也啟動了部分資產的出售動作。
Glassnode 也進一步觀察到長期持有者(LTH)與短期持有者(STH)之間的資產比例產生明顯變化。長期持有者的比重減少,反映出市場面臨愈發強烈的「獲利了結壓力」,而這種結構性的轉變可能是趨勢反轉的早期信號。該機構表示:「過去幾個月穩定流入市場的長期資金正轉為外流,這是不可忽視的警訊。」
除市場內部驅動外,美國 6 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也加劇情勢。該數據略高於市場預期,引發投資者對通膨與聯準會(Fed)可能加強緊縮政策的擔憂。此一宏觀不確定性,對包括比特幣在內的高風險資產形成壓力。
針對比特幣後續走勢,市場看法分歧。一方認為,比特幣仍可能於 2025 年突破 20 萬美元(約新台幣 2,780 萬元),維持強勢多頭預期。然而,也有專家警示現階段已接近此次漲勢的高點。知名交易員彼得·布蘭特(Peter Brandt)指出,目前可能處於「牛市最後一波上漲階段」。
另一方面,鏈上分析機構 Santiment 指出,比特幣近期在社群媒體上的討論佔比已超過 43%,顯示明顯的投資者過熱現象,即 FOMO(錯失恐懼心理)情緒升溫。Santiment 提醒:「在市場情緒回穩後,更具吸引力的進場時機才可能出現,建議投資者採取謹慎策略。」
評論:每當比特幣進入快速上升期時,隨之而來的價格修正幾乎已成常態。此次下跌雖劇烈,但在歷史脈絡中不乏先例。投資者宜密切關注「比特幣」與「鏈上指標」的發展,審慎判斷未來趨勢走向與最佳進場時機。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