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以太坊(ETH)創辦人Buterin:第2層擴容關鍵在於充分依賴L1核心功能

以太坊(ETH)創辦人Buterin:第2層擴容關鍵在於充分依賴L1核心功能 / Tokenpost

以下是根據您提供的內容,依照「加密貨幣專業新聞撰寫指引」改寫的繁體中文版新聞稿:

以太幣(ETH)共同創辦人Vitalik Buterin(維塔利克·布特林)近日分享了實現成功第二層擴容(Layer 2,簡稱L2)開發的關鍵策略。他指出,最理想的L2建構方式是「充分依賴第一層(Layer 1,簡稱L1)的核心功能」,包括安全性、審查阻力及數據可用性等底層保障,以提升L2在效率與速度上的表現。

根據 U.Today 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Buterin 強調,L2應專注於「排序者(Sequencer)」與「證明者(Prover)」等角色,而不需從頭打造一整套驗證機制。他表示,「L2透過完全依賴L1作為信任的基礎,能避免用戶必須去信任新的驗證方,因此能促進信任建立。」此外,即使某個L2出現故障,L1如以太坊依然可作為安全後盾,保障用戶的資產安全。

Buterin並舉平台轉型案例「Celo」作為實證。Celo原為獨立的L1,近期已轉為依附以太坊的L2網路,不僅區塊產生時間從5秒縮短至1秒,通膨水準也下降將近一半。Buterin認為,這代表早期認為不可行的「以太坊主導鏈上擴容模型」,如今正逐步實現。

他預測,將來會有更多L1區塊鏈選擇轉向以太坊L2的模式,因為這可減少開發者重新配置整套基礎設施的複雜程序,同時在可驗證的信任架構下取得擴展與效率,「是一種兼顧可持續性與可及性的發展藍圖」。

而Celo的轉型也已開始展現成效。報導指出,其去中心化應用(DApp)使用率近期超越波場(Tron),顯示其市場影響力正在提升。Buterin補充說,過去他曾提出健康L1應具備的四大核心要素——安全性、去中心化程度、基礎設施效能與開發者支持,這些指標在轉型過程中依然不可忽視。

評論:Buterin此番發言再次突顯了現階段以太坊在區塊鏈生態系中的「底層基礎設施」定位愈加明確。從平台如Celo的成功案例來看,倚賴以太坊L1而打造的L2,確實帶來了性能與可用性的雙重提升,未來或將逐步成為市場主流方向。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