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BTC)近日一度突破12萬美元大關,展現強勁升勢,然而隨即出現回調,價格迅速下探至11萬7,000美元以下,單日跌幅超過4%。根據鏈上數據顯示,目前市場出現顯著的短期「賣壓」訊號。
根據 CryptoQuant 於 12 日的分析指出,隨著比特幣價格飆升至新高,礦工出現了獲利了結的跡象。具體來看,該機構追蹤的「礦工頭寸指數」(MPI)再次飆升至 2 以上,這通常意味著大量比特幣正從礦工錢包轉入交易所。回顧歷史,當 MPI 超過 2 時,往往象徵礦工拋售壓力加劇,進一步對價格形成短期下行壓力。評論:CryptoQuant 補充指出,若其他投資者買盤力道充足,這類拋售未必會逆轉整體的多頭格局。
除了礦工動向,市場也關注近期交易所的資金流向。根據相關數據,在 7 月 12 日至 14 日期間,全球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Binance)出現約 6,000 枚比特幣的「淨流入」,這一反常現象打破了過往資金中性或小幅淨流出的趨勢。評論:分析指出,這波大量資金流入未必代表市場恐慌賣壓,反而可能與套利操作、避險配置乃至大戶交易準備有關,顯示市場活動依然活躍。
根據鏈上數據平台 Glassnode 表示,在礦工拋售與交易所資金異動交叉影響下,本月出現了自今年以來最大規模的「實現利潤」。僅單日便有高達 35 億美元(約新台幣 4,865 億元)的資金被鎖定為已實現收益,其中長期持有者貢獻了 19.6 億美元(約新台幣 2,724 億元),占比達 56%;其餘 15.4 億美元則來自短期投資人。
值得注意的是,長期持有者正選擇在高點進行部分獲利了結,市場普遍認為這並非代表全面撤出,而是一種中長期上漲結構中正常的「健康調整」動作。儘管近期波動性加劇,整體而言市場資金並未顯現明顯撤離跡象,反而仍有新資金持續進入。
總結來說,當前比特幣市場正處於「拋售與買入並存的高度活躍階段」,即便短線震盪加劇,但中長期上漲趨勢並未瓦解,整體走勢仍維持在有利環境中。關鍵詞:「比特幣」、「礦工頭寸指數」、「交易所流入」、「實現利潤」、「中長期趨勢」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