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薩克擬將加密貨幣納入國家儲備資產,國富基金投資策略引關注
哈薩克正積極評估是否將自有的外匯與黃金儲備,以及國家主權基金的部分資產,投入「加密貨幣」市場,並考慮將「數位資產」正式納入國家儲備體系。這項動向可能為全球中央銀行的資產配置策略帶來新變化。
根據哈薩克媒體《Kursiv》於 24 日(當地時間)報導,負責統籌中央銀行與國家主權基金的哈薩克國立銀行,正參考挪威、美國與中東多國的投資模式,研究將「加密貨幣」視為全新資產類別的可行性。報導指出,當局正研議允許主權基金「薩馬魯克-卡茲納」將部分資產配置至與加密貨幣相關的金融商品上。
哈薩克國立銀行行長提木爾·蘇萊梅諾夫(Timur Suleimenov)在記者會中表示,政府不排除採取「更具攻擊性的投資策略」,包括投資與加密貨幣掛鉤的投資基金或交易所買賣基金(ETF)。他舉例指出,包括挪威政府主權基金所持有的間接比特幣(BTC)部位、以及美國聯邦政府與中東政府日益擴張的數位資產儲備,都構成其研議方針的重要參考依據。
蘇萊梅諾夫強調:「這些機構與政府都已針對加密資產、相關企業股票與ETF進行配置」,哈薩克亦正計劃建立一套「以加密貨幣為基礎的國家資產投資組合」。
除了增加主權資產的加密配置之外,哈薩克也計畫透過司法機關查封的「加密貨幣」,打造「國家數位資產儲備」。此舉被解讀為,當局意圖將加密貨幣從套利工具轉變為「公共財」的長期儲備資產。
「評論」:若哈薩克成功推動此政策,這將成為首批將加密貨幣納入正式財政體系的國家之一,可能促使其他中央銀行重新評估數位資產在官方儲備中的角色。專家指出,此舉有望成為全球貨幣政策進入數位時代的關鍵轉折。
「關鍵詞」:哈薩克、加密貨幣、國家儲備資產、主權基金、比特幣、數位資產、ETF、國家數位資產儲備
留言 0